[发明专利]破冰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9763.X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R-A·索贾南;T·马特森;K·汉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克北极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06 | 分类号: | B63B1/06;B63B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谭彦闻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冰船 | ||
1.一种破冰船舶,该破冰船舶包括带有船底(2)、船艏(3)和船尾(4)的船体,其中船艏(3)包括前倾的上船艏部(31)、下球艏部(33)和位于所述前倾的上船艏部和所述下球艏部之间的中间艏部(32),所述下球艏部(33)在所述船舶的长度方向上的下球艏部(33)的给定位置(S1)处具有球鼻根部截面(34),破冰船舶(1)设计带有结构水线(W1)、上破冰水线(W3)和下破冰水线(W2),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结构水线(W1)处操作时,所述下球艏部(33)的上部表面布置成位于水面处或附近;
-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下破冰水线(W2)处操作时,所述下球艏部(33)的下部表面布置成穿透所述水面;-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上破冰水线(W3)处操作时,前倾的上船艏部(31)布置成穿透所述水面;且
-给定位置(S1)处的所述下球艏部(33)的所述球鼻根部截面(34)的截面积小于第一位置(S2)处的所述下球艏部的截面积并且大于第二位置(S3)处的位于所述结构水线(W1)下的所述船艏(3)的截面积,其中第一位置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给定位置(S1)的前部,第二位置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给定位置(S1)的后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冰船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船舶在所述上破冰水线(W3)处操作时,所述前倾的上船艏部(31)与海平面之间的角度至多4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冰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在10度至4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冰船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船舶在所述上破冰水线(W3)处操作时,所述前倾的上船艏部(31)与海平面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第三位置(S4)处相交,且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三位置(S4)处,所述船艏(3)的型线与所述船舶的中心线(CL)处的竖直平面间的角度(β1)至少为75度。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破冰船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给定位置(S1)和第三位置(S4)间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船艏(3)的型线与所述船舶中心线(CL)处的竖直平面间的角度(β2)至多60度。
6.操作破冰船舶的方法,该破冰船舶包括带有船底(2)、船艏(3)和船尾(4)的船体,其中船艏(3)包括前倾的上船艏部(31)、下球艏部(33)和位于所述前倾的上船艏部和所述下球艏部之间的中间艏部(32),所述下球艏部(33)在所述船舶的长度方向上的下球艏部给定位置(S1)处具有球鼻根部截面(34),破冰船舶(1)设计带有结构水线(W1)、上破冰水线(W3)和下破冰水线(W2),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法:
-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结构水线(W1)处操作时,将所述下球艏部(33)的上部表面保持在位于水面处或附近;
-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下破冰水线(W2)处操作时,使所述下球艏部(33)的下部表面穿透所述水面;
-当所述船舶在所述船舶(1)的上破冰水线(W3)处操作时,使所述前倾的上船艏部(31)穿透所述水面;并且
通过使所述给定位置(S1)处的所述下球艏部(33)的所述球鼻根部截面(34)的截面积小于第一位置(S2)处的所述下球艏部的截面积并且大于第二位置(S3)处的位于所述结构水线(W1)下的所述船艏(3)的截面积来增强冰或者碎冰块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沿所述船体的向后的运动,其中第一位置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给定位置(S1)的前部,第二位置在所述船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给定位置(S1)的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克北极科技公司,未经阿克北极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97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深深度测量设备
- 下一篇:可串联的内置观测管桶状中空液压胶塞堵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