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4474.0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4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尹锡炫;卞煐昌;崔在薰;尹泰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B01J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琳,许向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反应器 | ||
1.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所述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将平板状的上板和平板状的下板设置成使得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彼此面对来形成,所述平板状的上板和所述平板状的下板中的每个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道,其中,
所述通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入通道,不同的流体分别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混合通道,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的所述流体以所述流体彼此会合的状态沿所述混合通道流动;以及排出通道,在所述混合通道中会合的所述流体从所述排出通道排出;
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主干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分支通道,所述主干通道从所述引入通道延伸至所述排出通道,所述分支通道从所述主干通道岔开,然后被截断;并且,
当所述流体通过重复的岔开和会合被混合时,所述流体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岔开,然后在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彼此会合,
其中,所述分支通道中的每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区段,所述一个或多个区段具有相对于每个所述板的表面连续变化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取将流体岔开部分和流体会合部分相互连接的直线作为中心轴,所述引入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中心轴上的第一引入通道以及被定位成以预定的角度从所述中心轴岔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引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不同的流体分别被引入到所述第二引入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第二引入通道以30度至60度的角度从所述中心轴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引入通道具有1.5mm至5.0mm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主干通道在流体会合区段中的直径为0.5mm至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主干通道在所述流体向左和向右岔开的区段中的直径为所述主干通道在流体会合区段中的直径的0.5倍至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主干通道在所述流体向左和向右岔开的所述区段中的直径朝向流体会合区段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主干通道从流体岔开点至流体会合点的路径是对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取将流体岔开部分和流体会合部分相互连接的直线作为中心轴,所述分支通道以所述分支通道与所述主干通道对称的状态从所述中心轴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分支通道从所述主干通道朝向所述引入通道向上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取将流体岔开部分和流体会合部分相互连接的直线作为中心轴,所述分支通道的岔开角度为10度至4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具有所述连续变化的深度的所述区段在所述分支通道的截断点处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具有所述连续变化的深度的所述区段中的每个具有从所述分支通道的截断点朝向岔开点向下逐渐变细的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向下逐渐变细的结构具有30度至45度的倾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其中,所述排出通道具有1.5mm至5.0mm的直径。
17.一种使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纳米微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将平板状的上板和平板状的下板设置成使得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彼此面对来形成,所述平板状的上板和所述平板状的下板中的每个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道;
所述通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入通道,不同的流体分别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混合通道,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的所述流体以所述流体彼此会合的状态沿所述混合通道流动;以及排出通道,在所述混合通道中会合的所述流体从所述排出通道排出;
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主干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分支通道,所述主干通道从所述引入通道延伸至所述排出通道,所述分支通道从所述主干通道岔开,然后被截断;以及
反应物、蒸馏水和还原剂分别被引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入通道中,所述流体在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彼此会合,
其中,所述分支通道中的每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区段,所述一个或多个区段具有相对于每个所述板的表面连续变化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44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