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487.6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雅典;伊东克俊;铃木英之;高江信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M1/73;H04W88/06;H04W92/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控制 设备 方法 信息处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关于是否满足与无线通信终端到不同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有关的预定条件的判定的结果;以及控制单元,如果满足预定条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经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将操作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操作模式是用于以由无线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二者支持的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的通信的操作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功耗小于第二模式的功耗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允许移动通信终端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模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的通信功能的装置已变得普遍。作为装置的示例,从还具有移动通信服务中的移动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话开始,例示了各种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PC)、平板终端、便携式游戏设备、数字相机和打印机。
通常,具有WLAN通信功能的装置连接到WLAN以通过WLAN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换言之,装置通过WLAN的接入点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另外,作为不通过WLAN(或接入点)的方式的通信的示例,装置例如连接到移动通信终端,并且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即,装置通过数据共享(tethering)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关于数据共享,已经提出了各种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使得作为中继目的地的设备即使当使用数据共享进行中继的设备的电量减小时也能够继续通信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3-19775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上面描述的通过WLAN(或接入点)的方式进行的通信一般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即,WLAN的通信区域)中进行,并且因此当具有WLAN通信功能的装置移出该区域时,不可能通过WLAN的方式进行通信。由于此原因,期望迅速地从通过WLAN的方式进行的通信切换到使用数据共享的通信。
例如,针对通过这样的装置进行的这样的迅速切换,考虑了移动通信终端将该移动通信终端的操作模式维持在用于WLAN通信的正常模式下。然而,当移动通信终端将操作模式维持在正常模式下时,功耗会增大。另一方面,例如,当移动通信终端将WLAN通信的操作模式设置为停止模式或省电模式时,该装置不能迅速地将其通信从通过WLAN通信的方式进行的通信切换到使用数据共享的通信。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机制,其中可以在抑制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耗的同时迅速地切换通信。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是否满足用于将无线通信终端连接到不同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预定条件的判定的结果;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当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控制经由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将操作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操作模式是用于以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进行的通信的操作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功耗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模式。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是否满足用于将无线通信终端连接到不同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预定条件的判定的结果;以及,当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通过处理器控制经由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以将操作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所述操作模式是用于以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进行的通信的操作模式。所述第一模式是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功耗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3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