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1484.9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P·勒尔;J·费特尔;B·席尔沃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P·勒尔;J·费特尔;B·席尔沃特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157;A61M5/158;A61K9/00;A61M37/00;A61M5/142;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血装置(10),包括药液(12),该药液含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微针场(14),该微针场具有多个微针(20),多个微针(20)构造用于将药液(12)释放到患者的皮肤(34)中;和负压发生装置(16),该负压发生装置与多个微针(20)连接,以致血液(46)可通过微针(20)被吸出皮肤(34)。根据本发明,药液(12)含有止痛剂,药液(12)设置在血液容器(18)中并且负压发生装置(16)与血液容器(18)连接,以致可通过在血液容器(18)中产生过压使药液(12)经由微针(20)释放出并且可通过产生负压将血液(46)吸入血液容器(18)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从患者身上采血,患者可以是人类患者或动物。通常为此穿刺静脉并采血,或者用针刺出伤口、如针刺指尖,以致血液向外流出毛细管,随后收集该血液。这种方法例如为糖尿病患者所用,他们需要定期检测其血糖水平。
静脉采血的缺点在于它较为疼痛并且只能通过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来进行,以避免较大的损伤。针刺例如指尖的缺点在于仅能获得少量血液,该血液还可通过与皮肤表面的接触而被污染。此外不利的是,许多人惧怕在自己身上添加流血的伤口。
同类型的采血装置由DE 60225859 T2公开。该文献所描述系统的缺点在于,采集特别大量的血液是疼痛的。
WO 02/091922 A1也公开了一种同类型的采血装置,该采血装置包括用于从皮肤吸取血液的隔膜泵。但该采血装置的缺点也在于它会引起疼痛。
US 2012/027112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释放药物到皮肤中和/或用于从皮肤采集液体的装置。通过微针场格外高的加速在抽血时降低了痛感。但仍不能完全消除痛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更低痛感地抽血。
本发明通过同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采血装置解决了所述任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微针场很可能使至少一个微针、但尤其是多个微针碰到真皮中的毛细管或皮下组织中的血管。出于该原因,可构造直径小的微针,以致于微针穿刺皮下组织仅引起较少的疼痛。
由于药液中包含止痛剂,微针场可这样刺入皮肤,使得微针首先仅穿刺疼痛不敏感的表皮。通过释放止痛剂便可消除位于表皮下方的皮层中的痛感。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规定,等到直至止痛剂至少基本上消除痛感,之后再将微针如此深地刺入皮肤中,以致于至少一个微针碰到至少一个引导血液的毛细管上。然后可借助负压发生装置将血液吸出毛细管。因此,当使用止痛剂时,可实现至少基本上无痛的采血。
疼痛不敏感的表皮的厚度根据年龄、性别和体区变化。因此,必须为每个人选择适合的采血装置。因此,根据本发明也可涉及成套工具,该成套工具包括至少两个、但尤其是多个采血装置,并且具有最大侵入深度的采血装置的侵入深度、即微针最大程度突出于贴靠面的长度至少大于具有最小侵入深度的采血装置的侵入深度的10%、尤其是至少20%。
由于微针具有极小的直径,因此在特定应用中可考虑不使用止痛剂。例如当应在疼痛不太敏感的位置上、如大腿或背部上采血时,这可以是有利的。
除了止痛剂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也存在于药液中。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防止血液凝结,使得在必须从患者身上移除采血装置之前,可一直等到采集足够多的血液。但在特定应用中可考虑不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这例如适用于在血液被抽出身体后立即与微芯片接触的情况,所述微芯片在血液因凝结而变得不可分析之前进行希望的分析。
特别有利的是,药液既包含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又包含止痛剂。在此情况下,基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存在血液采集没有时间压力,因此可一直等到止痛剂至少基本上消除痛感。这允许低痛感甚至无痛地采集足够量的血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勒尔;J·费特尔;B·席尔沃特,未经P·勒尔;J·费特尔;B·席尔沃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