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装置和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1279.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石桥丰;加藤木隆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5/077 | 分类号: | F16C35/077;F16C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装置 制造 方法 | ||
轴承装置(10)包括:滚动轴承,其在内圈(101)与外圈(102)之间配置有多个滚动体(103);以及固定板(11),其为了将该滚动轴承固定到轴承座而具有与上述滚动轴承的外圈(102)的外周面嵌合的圆形孔部(13)。在外圈(102)的外周部形成有卡止槽(109),在固定板(11)的内周部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用多个冲头通过压溃加工而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部(16),卡止部(16)与卡止槽(109)的径向游隙为等同于固定板(11)的内周面与小径台阶部(106)的外周面的径向游隙的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置和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例如涉及变速器的齿轮等的旋转支承部所使用的轴承装置和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这种轴承装置,例如,已知如下轴承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滚动轴承104,其在内圈101与外圈102之间配置有多个滚动体103;以及固定板105,其与该滚动轴承104的外圈102的轴向端面抵接而将滚动轴承104固定于轴承座H。
另外,汽车的小型化的同时要求变速器的小型化,作为对应这样的要求的轴承装置,已知如下轴承装置:如图9所示,在滚动轴承104的外圈102的外周面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小径台阶部106,将固定板107的圆形孔部110嵌合固定在该小径台阶部106。另外,固定板107利用压溃加工使其圆形孔部110的周缘部分的材料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卡止部108,并使该卡止部108与形成于小径台阶部106的卡止槽109卡止。
以往,作为这样的使固定板107和轴承104结合的方法,对于利用压溃加工使固定板的圆形孔部的周缘部分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使卡止部与形成于小径台阶部的卡止槽卡止进行了各种设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7528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申请公开10200403183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国日本特开2004-028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日本特开2013-29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专利第4877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国专利第5146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国日本特开2013-137071号公报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9/13281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以往,卡止部108的压溃加工的加工工序较少且作为低成本思想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作为因其简单度而产生的弊害,冲头精度、部件精度会影响多个卡止部的突出量(内接圆形)的控制,从与轴承的装配性及干涉的观点而言很难控制。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在滚道圈与固定板之间存在正游隙,例如,难以使滚道圈侧引导内径与固定板引导径的中心完全一致来将突起部压溃加工,例如,难以使3个卡止部的突出量相同。
另外,在专利文献8中,在第1次冲压中越过外圈的钩挂部,对伸出部进行了除去加工之后,在第2次冲压中设置突起,但是,这也是基于突起自身压溃加工来进行的成形,因此,不容易实现突起形状的稳定化。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轴承装置和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尽管采用压溃加工,也能够实现确保稳定的卡止部突出量,并避免外圈与固定板的干涉,尽管是非分离构造,也能够相对旋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目的由以下的构成来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