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组件的定向和放置以最小化对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通信线圈的噪声耦合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0447.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D·小泽;戴蒙·穆阿扎恩;罗伯特·G·拉蒙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78 | 分类号: | A61N1/378;A61N1/372;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王天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优选 植入式医疗设备 通信线圈 平行 升压式转换器 电感组件 电源电压 噪声耦合 最大维度 最小化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相对于植入式医疗设备(IMD)中通信线圈的电感器的优选定向和放置。所述电感器可包含用于在IMD中生成电源电压的升压式转换器的一部分,所述电感器可干扰所述线圈。所述电感器可具有由围绕轴的其绕组定义的长度,所述轴可位于所述线圈的平面内或位于平行于所述线圈的平面内。所述电感器能够包括在所述线圈的区域范围内,并且被优选地定向使得其轴平行于所述线圈的最大维度。更优选地,所述电感器的末端与所述线圈等距离。如此定向和放置,所述电感器更不易干扰所述线圈,因此可改善与所述IMD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无线通信的改善。
背景技术
植入式刺激设备将电刺激递送到神经和组织以用于各种生物失常的治疗,例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起搏器,用于治疗心脏纤维颤动的去颤器,用于治疗耳聋的耳蜗激励器,用于治疗失明的视网膜激励器,用于产生协调肢体运动的肌肉激励器,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脊髓激励器,用于治疗运动和心理失常的皮质和深脑激励器以及用于治疗尿失禁、睡眠呼吸暂停、肩部半脱位等的其它神经激励器。下文的描述一般将集中于本发明在脊髓刺激(SCS)系统中的使用,例如公开于美国专利6,516,227中。然而,本发明可适用于任何植入式医疗设备或任何植入式医疗设备系统。
典型地,SCS系统包括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例如,描述于2013年9月5日提交的题为“采用内部支撑结构的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构造”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874,194中。图1以俯视图和横截面图示出申请案‘194中的IPG 10,所述IPG 10包括生物相容设备外壳30,其容纳有所述IPG运行所必须的电路27和电池34。IPG 10通过形成电极阵列12的一个或多个电极引线14耦合到电极16。电极16由柔性体18承载,所述柔性体18还容纳耦合到各个电极16的单个信号线20。信号线20还耦合到邻面触点22,其可插入固定在IPG 10上的头部28中的引线连接器24中,其中所述头部可包含,例如,环氧树脂。一旦插入,则邻面触点22就连接到引线连接器24中的头部触点26,所述头部触点26又通过馈通引脚48(图2)耦合到外壳30内的电路。在所示实施例中,十六个电极16分裂在两个引线14之间,但是引线和电极的数量对于特定应用是特定的并且能够变化。在SCS应用中,电极引线14典型地植入患者脊髓内硬脊膜的左右侧。随后,邻面触点22穿过患者组织到达植入IPG外壳30的远端位置,在该点处其耦合到引线连接器24。
图2示出移除外壳30后的IPG 10的底侧和顶侧的透视图,从而可看到内部组件,包括电池34、通信线圈(天线)40和印刷电路板(PCB)42。如申请案‘194中所解释,这些组件固定到刚性(例如,塑料)支撑结构38并使用刚性(例如,塑料)支撑结构38进行集成。在本示例中,电池34为永久性、非无线可再充电电池。(电池34也可为可再充电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通信线圈40或另一再充电线圈无线接收经被整流以对电池34进行充电的充电场)。通信线圈40通过磁感应实现IPG 10和患者外部设备(图3)之间的双向通信。通信线圈40的末端焊接到被模制入支撑结构38中的线圈引脚44以便于通信线圈40至PCB 42的最后连接。PCB 42集成有IPG 10的运行所需的各种电路27。通信线圈40在平面40p内紧邻IPG 10的底侧,而PCB 42在平面42p内紧邻顶侧,如图1的横断面中所示。
图3示出具有线圈108的外部控制器100,所述线圈108用于通过磁感应链路90与IPG 10的通信线圈40通信。优选地,外部控制器100是手持式的和便携式的,并且包括用户界面(显示器、按钮等)以允许用户调节IPG 10所提供的治疗电流(例如,以增大或减小所提供的刺激,以改变哪个电极提供刺激,等等)并回顾IPG 10所报告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未经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0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