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覆盖壁中的开口的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8863.2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乌韦·伯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赖纳集团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01D65/00;B65D77/22;G09F3/1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杨颖 |
地址: | 德国欧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覆盖 中的 开口 标签 | ||
一种可以用其覆盖壁中的开口的标签,该标签包括可透气元件(30),该可透气元件嵌入在基层(10)与顶层(20)之间。基层和顶层具有彼此重合的开口(11、21)。可透气元件布置在基层的粘合剂层(102)与顶层(20)之间。根据实施方式,(A)顶层(20)的开口(21)可以突出得超过下层(10)的开口(11)的边缘并且/或者(B)顶层(20)可以突出得超过下层(10)的外边缘。该标签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并且防止了粘合剂的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覆盖壁中的开口的标签,该标签具有基层、顶层以及布置在基层与顶层之间的可透气元件。
背景技术
包含可透气元件的标签被用于覆盖壁或者容器中的开口,使得可以在由壁围封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交换气态物质。该标签的可透气元件阻拦污染物并且彻底地或完全地不能够渗透液体。这种标签例如在用于电子模块的壳体中用作提供防止灰尘、污染物或湿气进入的保护作用的压力均衡元件,或者这种标签在扩音器中例如用于电子模块的防潮保护和防尘保护。
一方面,重要的是该标签的足够的机械稳定性,使得利用辊加工机器对该标签进行自动化生产和进一步加工是可能的。出于这个目的,特别地应当将隔膜与标签的层结构良好地连接。由于这些层通过压敏粘合剂彼此连接,因此应当最大程度地防止粘合剂的逸出,这是因为这种逸出会损害或中断生产过程。最后,应该可以生产尽可能成本有利的标签以允许大量使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覆盖壁中的开口的标签,该标签是机械稳定的并且最大限度地防止粘合剂的逸出以防止粘合剂污染标签或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这项任务是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标签来实现的。
根据实施方式,用于覆盖壁中的开口的标签包括:具有开口的基层,其中,该基层包括粘合剂;具有开口的顶层,其中,该基层和该顶层上下地布置,并且基层的开口与顶层的开口重合;可透气元件,该可透气元件布置在顶层与包括粘合剂的基层之间,其中,该可透气元件包括位于基层的开口和顶层的开口的重合区域中的部段以及位于基层与顶层的重叠区域之间的其他部段。
该可透气元件以机械稳定的方式布置在基层与顶层之间。由于该可透气元件位于包括粘合剂的基层与顶层之间的事实,因此在可透气元件与顶层之间没有可以逸出的粘合剂。因此防止了标签在标签的顶部处于可透气元件的区域中由于逸出粘合剂的污染。
根据实施方式,可透气元件的顶侧面与顶层直接接触,同时借助于基层的粘合剂提供了可透气元件在标签复合物内的固定,其中,粘合剂从底部——即在面向基层的侧面上——接触可透气元件。出于这个目的,基层的面向顶层或可透气元件的侧面涂覆有粘合剂。
根据实施方式,基层本身可以仅由一层也被称作转移粘合剂的粘合剂形成或构成。该转移粘合剂一方面将可透气元件固定就位,并且另一方面用以将标签胶合到具有待覆盖的开口的壁上。本实施方式的标签是特别柔软的,并且适合于被胶合到弯曲的壁上。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顶层可以构造成比基层大,使得顶层的外边缘超过基层的边缘突伸一定的尺寸。因此,基层从上方——即从顶层观察时——被顶层覆盖,这是因为基层的边缘相对于顶层的边缘凹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剂仍然从基层逸出,则该逸出的粘合剂由顶层的突伸部分覆盖,使得其不会污染标签的周围环境。这在将大量的标签盘绕在辊上并且在自动化辊加工过程中以高速加工的情况下是重要的。任何种类的污染物都可能破坏或中断自动化高速加工过程,并且如果可能,任何种类的污染物都应该被避免。
此外,顶层中的开口可以构造成小于基层中的相关开口,其中,可透气元件位于顶层中的开口的下方。这意味着顶层中的开口的边缘突伸得超过了基层中的开口的边缘,并且因此,顶层中的开口的在投影中观察到的边缘突伸到基层中的开口中。这一方面确保了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并且另一方面确保可能从基层逸出到开口中的任何粘合剂都被顶层的突伸到基层的开口中的突伸部分覆盖并且所逸出的任何粘合剂都不能穿过可透气元件向上或向外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赖纳集团两合公司,未经施赖纳集团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8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