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722.9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常新苗;梅敬青;赵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秦卫中;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方法 近场 通信 控制器 主控 终端 | ||
一种路由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终端,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1310)、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1320)和至少一个近场通信执行环境NFCEE(1330),方法包括: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110);NFCC判断是否使用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为数据帧查找匹配的路由项(120);若是,则NFCC根据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确定目标NFCEE,以使NFCC将数据帧路由到目标NFCEE(130)。不同的NFCC可以使用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来确定目标NFCEE,避免了不同的NFCC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来处理这些数据帧,从而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由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终端。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利用磁场感应实现电子设备在近距离间的通信。
具有NFC功能的设备(以下简称NFC设备)主要由以下三个功能实体组成:主控制器(device host,简称DH),NFC控制器(NFC controller,简称NFCC)和NFC执行环境(NFCExecution Environment,简称NFCEE)。其中DH负责NFCC的管理,如初始化,配置和电源管理等;NFCC负责通过射频接口和天线进行数据的物理传输;NFCEE可以为NFC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安全的执行环境。NFC控制接口(NFC control interface,简称NCI)定义了一个用于DH和NFCC之间通信的逻辑接口。DH和NFCC可以通过NCI协议进行通信。另外,NFCC和NFCEE之间可以通过主机控制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简称HCI)或单线协议(single wireprotocol,简称SWP)等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DH可以向NFCC配置侦听模式路由表,其中可以包含基于AID(Application Identifier,应用标识)的路由项、基于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模式的路由项、基于NFCID2(NFC设备标识)的路由项、基于协议的路由项和基于技术的路由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NFCC接收到对端NFC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帧后,会根据现有路由机制查找匹配的路由项,从而找到正确的目标NFCEE。
根据NCI 2.0规范stable草案定义的现有路由机制,要找到目标NFCEE,可能需要依次使用上述多种路由方式,容易造成路由选择时间较长、通信效率较低;而且,使用基于技术的路由方式、甚至基于协议的路由方式选择目标NFCEE时,很可能造成所确定的目标NFCEE不是正确的,从而导致通信失败;另外,在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路由方式查找后仍未找到正确的目标NFCEE时,不同的NFCC实现方将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进行不同的处理,容易造成实现方式的混乱、实现方案的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的方法、近场通信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终端,能够降低实现的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第一终端中,该第一终端包括主控制器DH、近场通信控制器NFCC和至少一个近场通信执行环境NFCEE,该方法包括:该NFCC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帧;该NFCC判断是否使用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为该数据帧查找匹配的路由项;若是,则该NFCC根据该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确定目标NFCEE,以使该NFCC将该数据帧路由到该目标NFCEE。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NFCC判断是否使用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方式为该数据帧查找匹配的路由项,包括:该NFCC判断是否存在基于默认NFCEE的路由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