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及尾气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7526.1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启司;重津雅彦;川端久也;松村益宽;横田和也;大住敏彦;山内健生;小池祐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D53/94;B01J29/74;B01J35/02;B01J37/02;F01N3/10;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净化 催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被设置在发动机的尾气通路上且具有多个催化层,对从 所述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净化,其特征在于:
含有Pt作为催化剂金属,
作为所述催化剂金属的Pt由作为负载部件的、氧化铝由硅修饰的二氧化硅-氧化铝负 载,
所述Pt由所述二氧化硅-氧化铝负载而成的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含在所述多个催 化层中的所述尾气最初接触的催化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催化层层叠起来,
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含在层叠起来的所述催化层中的所述尾气最初接触的最 上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多个催化层中的最上层进一步含有所述Rh,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多个催化层中的最上层下的下层含有所述P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催化层包括层叠起来的三个催化层,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三个催化层中的最下层含有所述Pd,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三个催化层中的中间层含有所述Rh,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三个催化层中的最上层含有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层叠起来的所述多个催化层中最上层以外的催化层也含有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 化铝,
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在所述最上层中的含量比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 在所述最上层以外的催化层中的含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包括第一催化剂和布置在尾气流动方向上该第一催化剂的下游 侧的第二催化剂,
所述第一催化剂包括所述尾气最初接触的催化层,该催化层含有所述Pt负载二氧化 硅-氧化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催化剂和所述第二催化剂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包括烃捕捉部,该烃捕捉部设置在尾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催化 剂的下游侧且包括烃捕捉部件,
所述第二催化剂布置在尾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烃捕捉部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催化剂包括含有作为催化剂金属的Pd和Rh的催化层作为所述多个催化层中 的一个催化层,所述第一催化剂不含Pd和R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催化剂包括烃捕捉层,该烃捕捉层包括烃捕捉部件,
在该烃捕捉层上包括含有作为所述催化剂金属的Pd和Rh的Pd/Rh含有层作为所述多个 催化层中的一个催化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尾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催化剂的上游侧的尾气通路以及所述第一催化剂和所述 第二催化剂之间的尾气通路中至少一通路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热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绝热部件,采用让所述尾气通路为双重管构造和在所述尾气通路的壁上设置 由低热传导系数材料形成的绝热层二者中至少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催化剂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道内,含有所述Pt负载二氧化硅-氧化铝且 所述尾气最初接触的催化层形成在金属载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尾气净化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尾气流动方向上所述排气道处的所述第一催化剂的上游侧设置有绝热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5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