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传导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7341.0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唐迎;大野博乡;堀井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迎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京桥;李春晖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扬声器 | ||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其包括盘形的压电振动元件(20),该压电振动元件(20)在一侧上使其周向部固定至振动器(30)的周向边缘突出部(32),同时该压电振动元件(20)的中央与振动器(30)的中央突出部(31)接触。该元件(20)的另一侧由树脂制成的背部壳体(40)覆盖。中央突出部(31)与压电振动元件(20)的中央接触,其中,由声音信号的转变而产生的振动具有最大的振幅。通过这种接触,振动器(30)可以有效地获得振动。由于没有使用减振器,该振动被有效地传导并且没有被吸收。由树脂制成的背部壳体(40)吸收在压电振动元件(20)与背部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产生的空气振动,从而抑制了声音至外部的泄露并且减少了声反馈。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2月2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名称为“BONE-CONDUCTIONSPEAKER(骨传导扬声器)”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68751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扬声器,该骨传导扬声器用于通过压电元件将声音信号转变成振动并且在不穿过耳膜的情况下通过头骨将振动传导至听觉神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压电式扬声器代替常规使用的线圈式扬声器广泛地应用在骨传导扬声器系统中。压电式扬声器消耗更少的电力并且产生更少量的电磁波。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入耳式骨传导扬声器(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骨传导扬声器具有附接至盘形压电元件的圆周的环形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夹置在一对凹形外壳之间,其中,所述压电元件容纳在所述外壳中。位于通过其对压电元件的振动进行传导的侧部上的外壳具有从该外壳的内侧的中央朝向压电元件延伸的柱状突出部,以及从同一外壳的外侧的中央突出的筒状中空杆。压电元件使其中央部粘附至柱状突出部,使得压电元件的振动可以通过柱状突出部和中空杆传导至用户的外耳道附近的软骨或骨骼。用作重量覆盖件的另一外壳被赋予一定的重量,以阻止外壳中的空气振动泄漏至外部。在专利文献1中,要求保护的是设置减振器以便减少由压电元件产生的振动通过外壳泄漏至外部,从而改善频率特性,并且用于其他目的。
对于骨传导扬声器而言,重要的是例如将振动(能量)从压电元件有效地传导至振动器并且防止由振动(声音)泄漏至外部而引起的声反馈。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入耳式骨传导扬声器(入耳式耳机)中,在振动被减振器吸收时发生振动能量的损失。振动能量还在振动通过中空杆传导至骨头时在该中空杆的中空部中损失。此外,意在用来防止空气振动从外壳泄漏至外部的重量覆盖件没有产生抑制声音泄漏(和声反馈)的足够的效果,这是由于具有一定重量的覆盖件是传导振动而不是阻挡振动。
本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其中,压电元件的振动可以有效地传导至振动器,并且其中,减少了声音至外部的泄漏和随之发生的声反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骨传导扬声器旨在解决先前描述的问题,该骨传导扬声器包括:
a)盘形的振动元件;
b)盘形的振动器,其位于压电振动元件的一侧上,该振动器具有中央突出部和周向边缘突出部,中央突出部在压电振动元件的中央处与压电振动元件接触,周向边缘突出部在压电振动元件的周向边缘处固定至该压电振动元件;以及
c)由树脂制成的背部壳体,其位于压电振动元件的相反侧上,该背部壳体形成为类似盖形,以在振动器的周向边缘突出部处固定至该振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迎,未经唐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