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6580.4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小池弘;矢萩雄一;饭田诚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泊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3C3/28;B03C3/47;B03C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极体 捕集 低压力损失 空间电荷 流路截面 持续性 加工性 孔隙率 流路 |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灰尘、尘埃的高捕集力、并且加工性和捕集力的持续性优异的低压力损失型滤器。本发明的滤器是使用驻极体片来形成空气的流路的滤器,该驻极体片的孔隙率为1~70%,该滤器的流路截面率为10~99%,该滤器的空间电荷密度为10~5000nC/cm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驻极体片的滤器。详细而言,涉及压力损失少且灰尘、尘埃的过滤效率优异的带电型的空气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对薄膜连续弯折而进行层叠等,从而成型为特定的立体结构而得到的具有孔隙的结构体。进而已知有如下原理的驻极体滤器:在该结构体中使薄膜带电(驻极体化),在该孔隙中流通包含灰尘的空气时,用静电力使灰尘吸附。例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通过使被驻极体化的薄膜连续弯折,在厚度方向层叠而得到驻极体滤器。
这些驻极体滤器的优点在于压力损失少。然而,这些被驻极体化的薄膜的带电量少,因此被该薄膜包围的空间电荷密度低,无法提高灰尘的捕集能力。另外,存在该薄膜内所蓄积的电荷量(带电量)的衰减快,得不到长时间稳定的捕集能力的缺点。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具有被塑料壁包围的通路的配列体的外壁赋予驻极体特性,从而得到驻极体滤器。然而,在为了赋予驻极体特性而进行充电处理时,利用将槽内部与接地电位连接、并且将所述片材料的外面分别与高的负电位连接和高的正电位连接的导电性液体来填充前述的面而进行,因此需要用于进行带电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而施加高电压,因而存在由介质击穿导致的漏电、触电的危险。
另外,专利文献4、5中公开了利用形成流动槽(flow channel)的具有高长径比结构的薄膜形成具有孔隙的结构体,用该结构体使该薄膜带电的过滤装置。这样的过滤装置尽管具有表面积高、捕集效率提高的优点,但薄膜表面具有起伏,因此有将该薄膜成型为结构体时的加工性差、滤器的空间体积减少、压力损失上升的缺点,另外还有薄膜内部不具有孔隙,因而带电衰减速度快、作为驻极体滤器的持续力变差的担心。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6公开了:将特定的孔隙率和压缩高度的薄膜加工成波长0.5~60mm、波的最高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为1~20mm的波状的薄膜(1)、至少在其单面上层叠有热塑性树脂薄膜(2)的片以及将该片多层层叠而成的结构体。这样的结构体虽然具有伴随空气的流通的摩擦导致薄膜表面带电的可能性,但即便在带电的情况下,薄膜表面的电荷密度也小,因此作为滤器的功能不充分。
另外,专利文献7公开了具备带正电的第1面、和与前述第1面相对并且带负电的第2面的台形波纹形的滤器,但是提高带电电荷量的方法并没有具体地记载,从而用该文献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驻极体滤器具有带电衰减速度快、作为驻极体滤器的持续力变差的担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010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010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99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2-535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3-512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320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0-2883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灰尘、尘埃的高捕集力、并且加工性和捕集力的持续性优异的低压力损失型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泊公司,未经优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