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给吸附储存器充装气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6477.X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M·维克特;S·马克思;U·穆勒;P·伦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B60K15/06;C01B3/02;B01J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慈戬;吴鹏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附 储存器 气体 方法 | ||
1.一种用于给吸附储存器(50)充装气体(51)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气体 吸附介质(60)配置在至少一个容器内,所述方法包括最后步骤(26),其中以 最大进给速率进给全部要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0)中的气体(51)的量的 最后部分,所述进给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0)中的 气体(51)的量,并且其中全部要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1)中的气体(51)的 量的所述最后部分与要储存的气体的总重量按气体的重量计相差至少 20%到100%之间,尤其是相差至少40%到1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后步骤(26)在所述吸附 储存器(50)中的压力与达到所述至少一种气体吸附介质(60)的最大吸附能 力的压力相差20%以下时开始。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最后步骤(26)之前 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即第二步骤(24),所述第二步骤(24)的进给速率小于所 述最高进给速率。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最后步骤(26)之前 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即第二步骤(24),所述第二步骤(24)的气体(51)的进给 量的方式变化为:容器中的压力变化过程接近所述气体吸附介质(60)的吸 附动态。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30),其中 以最大进给速率进给全部要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0)中的气体(51)的量 的第一部分,并且其中全部要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0)中的气体(51)的量 的第一部分与要储存的气体(51)的总重量按气体的重量计相差0到至少 30%之间,尤其是相差0到60%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50巴以下的压 力下、尤其是在200巴以下的压力下达到所述气体吸附介质(60)的最大吸 附能力。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只要所述容器中达 到至少100巴、尤其是至少150巴的压力水平(P1),就以最大进给速率进 给全部要充装到吸附储存器中的气体(51)的量的所述最后部分,而只要所 述容器中的压力低于此压力水平(P1),就降低平均进给速率。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最高进给速 率充装全部要充装到所述吸附储存器(50)内的气体(51)的量的第一部分直 到达到120巴的压力,其中随后使所述压力在60秒内从120巴上升至130 巴,并且其中随后在所述最高进给速率下使所述压力从130巴上升至250 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吸附介质 (60)是多孔的和/或多微孔的固体。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气体吸 附介质(60)以颗粒层的形式存在,并且其中所述颗粒的渗透率与最小颗粒 直径的比率至少在1*10^-11m^2/m与1*10^-16m^2/m之间,优选在 1*10^-12m^2/m与1*10^-14m^2/m之间。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吸附介 质选自由活性碳、沸石、活性氧化铝、硅胶、开孔聚合物泡沫和金属有机 框架材料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群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储存的气体(51) 包含碳氢化合物和/或水,及它们的组合。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储存的气体(51) 包含选自由甲烷、乙烷、丁烷、氢、丙烷、丙烯、乙烯、水和/或甲烷及它 们的组合组成的群组的气体,尤其是天然气。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储存的气体(51) 包含甲烷作为主要成分。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1巴至100巴 的范围内的压力下储存气体(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4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