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3797.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坂下朗彦;长尾光久;小田泰弘;花冈早苗;周防圣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A61L9/00;F24F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张佳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提供抑制了风扇引起的噪音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10)中,通过风扇转子(25)从下方的送风室(31a)吸入的空气在流过上方的空气净化室(31b)的空气净化过滤器(22)后,进一步通过上方的加湿室(31c)的加湿元件(24)而吹出。作为音源的送风装置(28)位于最下方,所以风扇电动机(26)的输出功率大时,风扇电动机(26)以及风扇转子(25)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22)以及加湿元件(24)被衰减,因此噪音得到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特别涉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7685号公报)所记载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正广泛普及。这种空气净化器中,朝向主体的深度方向从上游侧依次配置有空气净化过滤器、加湿元件、风扇。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7685号公报)所记载的空气净化器中,发现存在高输出功率时风扇的声音容易沿着空气气流从吹出口泄露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抑制了风扇引起的噪音的空气净化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是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其具备空气净化过滤器、加湿元件和风扇。空气净化过滤器将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除去。加湿元件将供给的水气化而加湿。风扇向空气净化过滤器以及加湿元件送风。而且,从下方依次配置有风扇、空气净化过滤器以及加湿元件。
该空气净化器中,通过风扇从下方吸入的空气在流过上方的空气净化过滤器后,进一步通过上方的加湿元件而吹出。作为音源的风扇位于最下方,因此风扇的声音与空气气流同样呈现从下往上传播的倾向。因此,风扇的输出功率大时,风扇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以及加湿过滤器被衰减,所以噪音得到抑制。另外,因为主体壳体是纵向延伸的形状,所以设置面积小。进一步,需要维护的加湿元件位于上部,所以容易进行维护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是还具备主体壳体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主体壳体收纳空气净化过滤器、加湿元件以及风扇。另外,主体壳体具有送风室、空气净化室、加湿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送风室中配置有风扇。空气净化室中配置有空气净化过滤器。加湿室中配置有加湿元件。第一开口使空气从送风室通向空气净化室。第二开口使空气从空气净化室通向加湿室。并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俯视时是错开的。
通常,进入空气净化室的空气对空气净化过滤器的整个面产生静压作用,空气流过空气净化过滤器,但此时空气净化过滤器中与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以及与第二开口相对的部分中空气的速度变快。假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俯视时大范围重合的情况下,其重合部分中流过空气净化过滤器的速度加快,作为速度分布,仅该重合部分显著,离重合部分远的位置则呈现空气不流过或速度变得极小的倾向。但是,该空气净化器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俯视时是错开的,从而使重合部分为零或缩小,因此空气在流过空气净化过滤器时的速度分布是两端更宽的分布,空气不流过或速度极端变小的部分减少。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是第二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其第一开口相对于空气净化过滤器的中心偏向一侧,第二开口相对于空气净化过滤器的中心偏向所述一侧的对侧。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是第二技术方案的空气净化器,其送风室中还配置了驱动风扇的风扇电动机。加湿室中还配置了向加湿元件供给水的储水箱。风扇电动机相对于空气净化过滤器的中心偏向一侧,储水箱相对于空气净化过滤器的中心偏向所述一侧的对侧。
该空气净化器中,相较于具有重量的风扇电动机和储水箱在俯视时偏向同一侧,以相反的方向(左右或前后)分开的情况下主体的直立稳定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3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元件和热交换器
- 下一篇:管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