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具备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618.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秀史;田中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F1/1368;G09F9/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路 显示面板 栅极线 非设置区域 显示区域 源矩阵基板 非选择 开口率 调整构件 设置区域 显示装置 相对基板 不均匀 亮度差 源极线 变小 分段 | ||
在显示区域内设有将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的驱动电路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显示区域中显示不均匀的发生。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其具备多个栅极线和多个源极线;以及相对基板。有源矩阵基板具备驱动电路,在显示区域内按每个栅极线设有该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将该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在显示面板中,为了使得设有驱动电路的设置区域和未设有驱动电路的非设置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变小,在非设置区域中具备使非设置区域的开口率分段地变化的开口率调整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和具备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栅极驱动器的配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有源矩阵基板的相邻的2个边形成有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的显示面板。特表2004-538511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将驱动接收数据信号的列地址导体的行驱动电路和驱动接收行选择信号的行地址导体的列驱动电路设置在像素元件阵列的1边。在特表2004-538511号公报中,通过这种构成,保持像素元件阵列等的支撑体中的像素元件阵列的周边区域不会被这些驱动电路所限制。
发明内容
如上述特表2004-538511号公报那样,将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设于有源矩阵基板的1边侧,从而能使其它3边窄边框化。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引导栅极线的距离比以往更长,会使栅极线的负荷变大。其结果是,提供给栅极线的电位钝化,难以高速驱动栅极线。本申请的申请人发明并且申请了在显示区域内设有将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的驱动电路的有源矩阵基板(特愿2012-238805)。通过在显示区域内设置驱动电路来减少栅极线的钝化,并且谋求窄边框化。然而,由于在显示区域内设置驱动电路,设有驱动电路的像素的开口率会比未设有驱动电路的像素小,在显示区域中会产生像素的开口率的差。其结果是,在显示区域中产生亮度差,发生显示不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显示区域内设有将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的驱动电路的情况下,减少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第1发明的显示面板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其具备包括多个栅极线和多个源极线的配线;以及相对基板,其中,上述有源矩阵基板具备驱动电路,在显示区域内按每个上述栅极线设有上述驱动电路,上述驱动电路将该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为了使得设有上述驱动电路的设置区域和未设有上述驱动电路的非设置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变小,在上述非设置区域中具备使上述非设置区域中的开口率分段地变化的开口率调整构件。
第2发明是在第1发明中,上述开口率调整构件是调整用配线,在上述非设置区域中设有上述调整用配线,使得在上述非设置区域中随着靠近上述设置区域而开口率变小。
第3发明是在第2发明中,上述调整用配线由与上述配线中的任一配线相同的构件构成,是在将该配线形成于上述有源矩阵基板的过程中同时形成的。
在第4发明中,上述相对基板具备黑矩阵,上述开口率调整构件是上述黑矩阵,上述黑矩阵形成于上述相对基板,使得在上述非设置区域中随着靠近上述设置区域而开口率变小。
第5发明是在第1至第4发明中,上述相对基板还具备彩色滤光片,上述显示区域具备包括多种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上述驱动电路在上述设置区域中配置在与上述多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对应的子像素中,设有上述驱动电路的上述子像素比包括该子像素的上述像素中的其它子像素大,上述非设置区域中的像素的子像素为大致同等的大小。
第6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第1至第5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照射部,其从上述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一侧照射光,使得上述设置区域与上述非设置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变小。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显示区域内设有将栅极线切换为选择或者非选择的状态的驱动电路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显示区域中发生显示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