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9247.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8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西森独志;吉田正;大矢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乐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电池容器 方形二次电池 隔离片 宽幅 宽度方向端部 中间区域 对置部 倾斜面 侧面 收纳配置 应力集中 正负电极 抵接部 电极组 抵接 对置 卷绕 箱型 膨胀 | ||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保持方形二次电池并使定位精度提高,并且防止在电池容器中产生应力集中,同时抑制电池容器的膨胀的电池组。该电池组是使多个方形二次电池(100)在厚度方向上隔着隔离片(103)层叠的电池组,其中,方形二次电池(100)在扁平箱型的电池容器(2)内收纳配置有卷绕了正负电极的电极组,隔离片(103)包括:抵接部(120),其与电池容器(2)的宽幅侧面(1b)的宽度方向端部区域(R1)抵接;对置部(122),其与宽幅侧面(1b)的宽度方向中间区域(R2)对置;倾斜面(121),其在宽幅侧面(1b)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与对置部(122)的两端相邻,倾斜面(121)在从宽度方向端部区域(R1)朝向宽度方向中间区域(R2)的方向上,以隔离片(103)的厚度(T1)减少的方式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着隔离片使多个方形二次电池层叠而成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在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的领域,铅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水溶液系电池为主流。但是,随着电气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关注,其研究、开发及商品化被急速推进。
又,基于地球温暖化、燃料枯竭的观点,电动汽车(EV)、以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一部分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被各汽车制造商开发,作为其电源,渴求高容量且高输出的二次电池。作为符合这样的要求的电源,高电压的非水溶液系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关注。特别是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封装时的体积效率优异,因此作为HEV或EV用而对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发寄予较高期待。
HEV或EV用等的大电流用途中,无法避免电池的发热,电池的冷却成为必要。一般来说,在串联及/或并联多个电池而构成的电池组的各电池间设有间隙,使空气等冷却媒质在该间隙流动,由此进行电池的冷却。又,构成电池组的各个电池中,因被收纳于电池容器内的电极材料伴随充电而膨胀,电池容器有时会膨胀。
作为能够抑制电池容器的膨胀的电池组,公开了如下二次电池组件(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以各二次电池的外表面之中的最大面积的侧面(被压迫面)被部分压迫的状态,束缚了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件。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次电池组件对于重复大电流的充放电的以高速率使用的二次电池,将均一地保持被压迫面的面压并抑制二次电池的劣化作为技术问题,作为其解决手段而具有接触构件和束缚构件。接触构件具有与被压迫面接触的、离散设置的多个接触部。接触部朝向被压迫面从连结部突出形成,并被设为如下的形状或配置:在与卷绕状的电极体的靠卷绕轴方向的中央的部位对应的、两方的偏置区域之间的中央领域较弱地压迫被压迫面。具体来说,记载了接触构件以与被压迫面接触的顶面在中央成为凹状的形态弯曲,向被压迫面的压迫力随着其面内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记载了接触构件以不与单电池的壳体的端部接触,不压迫壳体的端部的方式确定各构件的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58341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次电池组件中,通过接触构件压迫单电池的被压迫面来抑制被压迫面的膨胀,但单电池的壳体的端部没有被固定,因此,由于车载时的振动等,单电池会变得容易移动等,从而在单电池的定位上存在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单电池的壳体的端部施加压力来保持端部的情况下,有在壳体产生应力集中之虞。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保持方形二次电池并使定位精度提高,并且防止在电池容器中产生应力集中,同时抑制电池容器的膨胀的电池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9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装元件、电气/电子构件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