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连接和稳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423.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路易斯·马塞达;托德·切拉克;尼古拉斯·丹尼斯;伊恩·克穆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NP医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25/00;A61M25/06;A61M39/10;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连接 稳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用于稳定患者导管的装置(100),包括医疗阀(140)和用于连接到导管的阳性鲁尔连接器(130)。该医疗阀具有允许流体流穿过所述阀的打开模式和防止流体穿过所述阀的关闭模式。该医疗阀还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体。该装置还包括具有内部流体路径的对接座(150)。该对接座被流体地连接到阳性鲁尔连接器,并经由至少部分地位于对接座的至少一部分下方的对接座粘合剂层固定到患者。该装置还包括粘附性基底,该粘附性基底具有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该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至少部分地限定延伸穿过粘附性基底并将医疗阀的出口和对接座流体地连接的流体通路。
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3年8月16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Catheter Connection andStab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导管连接和稳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且发明人为Luis Maseda、Todd Chelak、Nick Dennis和Ian Kimball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866,686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导管固定到患者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将导管稳定并固定到患者且允许医疗器械的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患者需要定期施用流体或药剂(或定期抽取流体/血液)的情况下,导管通常被插入到患者体内并用来施用流体/药剂。这些导管可以留在患者体内达到一段延长的时间(几小时到几天)。另外,延伸管可以连接到导管以方便导管的使用和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的连接。为了确保导管和/或延伸管留在适当位置且不会被意外移除,某些现有技术的系统使用胶带或类似的粘合剂材料(例如,膜式贴敷件)将导管和/或延伸管固定到患者。
胶带和粘合剂膜式贴敷件可能是成问题的,因为它们可能无法将导管牢牢地固定在适当位置。另外,在某些情况下,施加胶带的方式以及导管和/或延伸管的定位/设置可能造成导管和/或延伸管弯曲。这又增大了扭结(这种扭结可减少/停止穿过导管和/或延伸管的流动)的危险,并使得更难以连接引入流体/药剂所需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管连接和稳定装置,其包括医疗阀、用于连接到导管的阳性鲁尔连接器、和粘附性基底(例如,贴敷件、胶带或类似的具有粘合剂的基底)。该医疗阀可具有允许流体流穿过所述阀的打开模式和防止流体穿过所述阀的关闭模式。该医疗阀还可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体。所述贴敷件可具有至少部分地限定至少一个流体通路的第一膜层和至少第二膜层。至少一个流体通路可以在至少两个膜层之间延伸穿过贴敷件并将医疗阀的出口和阳性鲁尔连接器流体地连接。替代地,流体通路可以由覆盖包含空隙的第三膜层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形成,该空隙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包封而成。所述贴敷件还可包括位于第二膜层的下侧上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被构造成将所述贴敷件固定到患者。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医疗阀可包括阻塞医疗阀的入口的分体式隔膜,并且,医疗器械到医疗阀的入口的连接可使分体式隔膜变形,以便将医疗阀从关闭模式转变到打开模式。该稳定装置还可包括位于阳性鲁尔连接器和至少一个流体通路之间的对接座。该对接座又可包括:(1)对接座粘合剂层,该对接座粘合剂层至少部分地位于对接座的至少一部分的下侧上,用于将对接座固定到患者,(2)压力致动阀。替代地,该对接座可通过对接座粘合剂机械地结合到贴敷件的顶侧,对接座粘合剂则位于贴敷件的下侧上以用于将对接座固定到患者。压力致动阀可包括膜片,该膜片具有贯穿该膜片的狭缝。该狭缝可具有开启压力,当高于开启压力时,该狭缝打开以允许流体流穿过压力致动阀。例如,该反向开启压力(backward cracking pressure)可大于导管所插入的静脉的静脉压,并且可大于正向开启压力(forward cracking pressu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P医药公司,未经NP医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