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213.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佳之;山田悦久;西岛春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F5/10 | 分类号: | F04F5/10;F04F5/44;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 ||
1.一种喷射器,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该喷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30),该主体(30)具有:使制冷剂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及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并从外部吸引制冷剂的第1吸引用通路(13b);
通路形成部件(35),该通路形成部件(35)至少配置在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具有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减压用空间(30b)而扩大的圆锥形状,且具有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并从外部吸引制冷剂的第2吸引用通路(13e),
所述主体(30)还具有升压用空间(30e),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从所述第1吸引用通路(13b)吸引的第1吸引制冷剂及从所述第2吸引用通路(13e)吸引的第2吸引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流入该升压用空间(30e),
所述减压用空间(30b)在所述主体(30)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喷嘴通路(13a),该喷嘴通路(13a)起到使制冷剂减压并喷射的喷嘴的作用,
所述升压用空间(30e)在所述主体(30)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扩散通路(13c),该扩散通路(13c)起到将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运动能量转换成压力能量的扩散器的作用,
所述第1吸引用通路(13b)的制冷剂出口在所述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出口的外周侧开口,
所述第2吸引用通路(13e)的制冷剂出口在所述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出口的内周侧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还具有使所述喷射制冷剂、所述第1吸引制冷剂及所述第2吸引制冷剂汇合的混合用空间(30h),
所述混合用空间(30h)在所述主体(30)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混合通路(13d),该混合通路(13d)使所述喷射制冷剂、所述第1吸引制冷剂及所述第2吸引制冷剂混合,
所述混合通路(13d)具有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为恒定或逐渐缩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还具有回旋空间(30a),该回旋空间(30a)使从制冷剂流入口(31a)流入的制冷剂回旋且使回旋中心侧的制冷剂向所述减压用空间(30b)流出,
将从所述第1吸引用通路(13b)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设为Vs1,将从所述第2吸引用通路(13e)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设为Vs2时,以满足
Vs2≤Vs1
的方式,决定所述第1吸引用通路(13b)的制冷剂出口的开口面积(φs1)与所述第2吸引用通路(13e)的制冷剂出口的开口面积(φs2)的比(φs1/φ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2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