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整流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005.1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哈桑·古德西-哈梅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2 | 分类号: | H02K3/5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线 导电连接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绕组系统 绝缘体 机械连接 接触元件 叠片组 内螺纹部件 永磁体系统 转子 电机电子 电子整流 轴向端部 电联接 电压源 接触轨 内螺纹 紧固 卷绕 电机 | ||
电子整流的电机包括:具有永磁体系统(22)的转子(20);具有叠片组(32)和绕组系统(34)的定子(30),该叠片组在至少一个轴向端部(32’)上配设有绝缘体(41),并且该绕组系统(34)包括多个由至少一条绕组线(36)卷绕成的线圈(38A、38B、38C、38D);至少一个绕组线接触元件(50),其紧固在绝缘体(41)上并且与至少一条绕组线(36)的至少一个区段(36A)机械连接且导电连接;至少一个带有第一区域(61)、第二区域(62)和第三区域(63)的接触轨(60),该第一区域与绕组线接触元件(50)机械连接且导电连接,在该第二区域上布置有带内螺纹(66)的内螺纹部件(65),以便可以实现绕组系统(34)与配属的电压源的电联接,该第三区域将第一区域(61)与第二区域(62)导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整流的电机,接触臂的配设有螺纹部件的电导体能拧在该电机上,这些电导体与配属的电压源导电连接。
背景技术
这种电子整流的电机例如在机动车的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中,不仅用于为了润滑而操纵油泵,而且也用于在换挡过程中操纵油泵。在此,电子整流的电机与配属的控制器的接触以及因此与配属的电压源或输出级的接触经由控制器的接触臂来实现,该接触臂分别以预定角度相对电机布置。接触臂通常由塑料构成并且分别包含电接触所需的电导体。这些电导体具有配属的螺纹部件,这些螺纹部件例如拧在电子整流的电机的相应的绕组端子上,其中,在绕组端子上会产生拉力。此外,在相应的拧紧之后,也就是说在电机已装入的状态下,在绕组端子上会产生沿接触臂的轴向方向的拉力和压力,它们可能导致定子受损或导致绕组端子与接触臂的电导体之间的导电连接中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绕组端子的新的电子整流的电机,在该电机中,能建立起绕组端子与接触臂的配设有螺纹部件的电导体之间的导电连接,其中,不仅在相应的装配时而且在电机已装入的状态下,至少降低了绕组端子上出现的拉力和/或压力。
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任务尤其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整流的电机来解决。在此,经由构造出绕组端子并且沿电机的轴向方向紧固在绝缘体上并位置锁定的至少一个接触轨,实现布置在配属于电机的定子的绝缘体上的绕组系统的电联接。由此,不仅在电机的相应的装配时或在外部接触臂的电导体的螺纹部件拧在接触轨上时,而且在电机的已装入的状态下,都可以实现降低在绕组端子上出现的拉力和/或压力,因为这些拉力和/或压力经由接触轨导入到绝缘体中并且因此导入到定子的相应的叠片组中。此外,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内螺纹部件的非常精确的定位,如在汽车构造中的装配时所要求的那样。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下面所说明的且在附图中示出的、不以任何方式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的实施例得出。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绝缘体的外定子的立体视图,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该绝缘体上布置有接触轨和绕组线接触元件;
图2示出图1的外定子的俯视图;
图3示出在示例性地装配接触轨时,图1和图2的外定子的俯视图;
图4示出沿图2的箭头IV的方向来看,图1和图2的外定子的剖视图;
图5示出图1和图2的绝缘体的立体视图;
图6示出图1和图2的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7示出沿图2的箭头VII的方向来看,图1和图2的外定子的截段的剖视图;
图8示出沿图2的箭头VIII的方向来看,图1和图2的外定子的剖视图;
图9示出图1和图2的接触轨的立体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