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7233.7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金允照;金时敏;金东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B6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使在薄厚度下也可以实现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的聚合物膜,且因此,当该聚合物膜用作内衬层时可以减轻轮胎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料效率并在轮胎的制造过程或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确保优异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
背景技术
轮胎承受汽车的重量,减少来自道路的冲击,并将汽车的驱动力或制动力转移至地面。通常,轮胎是纤维/钢/橡胶的复合体,并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
胎面(1):接触道路的部分。它应当提供行驶所需的摩擦力,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承受外部冲击以及具有低生热性。
胎体层或胎体(6):轮胎中的帘线层。它应当支撑车辆重量、承受冲击并对行驶时的弯曲和拉伸具有高抗疲劳性。
带束(5):位于胎体层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由钢丝组成,减少外部冲击,并保持较宽的胎面以提供优异的车辆行驶稳定性。
胎壁(3):胎肩(2)下方部分与胎圈(9)之间的橡胶层。它保护内部的胎体层(6)。
内衬层(7):代替内胎位于轮胎内部,并防止漏气,以便能够形成充气轮胎。
胎圈(9):由涂布了橡胶的钢丝形成的方形或六边形线束。它用于将轮胎安置并固定到轮圈上。
冠带层(4):位于某些汽车的子午线轮胎上的带束层上的特殊帘线。它在行驶过程中使带束层的移动降低至最低限度。
三角胶条(8):三角形橡胶填料,用于使胎圈的分散降低至最低限度,缓和外部冲击以保护胎圈,并防止成型时进气。
近来,通常使用没有内胎的无内胎轮胎,其中注入有30psi至40psi的高压空气,并且为了防止在汽车行驶中的漏气,放置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内衬层作为胎体的内衬层。
此前,使用包含例如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透气性相对较低的橡胶作为主要成分的轮胎内衬层,但为了使内衬层获得足够的气体阻隔性能,必须增加橡胶含量或内衬层的厚度。但是,如果增加橡胶含量或内衬层的厚度,轮胎的总重量会增加,而且汽车的燃料效率会降低。
进一步地,由于橡胶成分的耐热性相对较低,因此在高温下反复发生变形的轮胎硫化过程或汽车行驶过程中,胎体层内表面中的橡胶与内衬层之间可能产生气穴,或者可能使内衬层的形状或物理性能发生变化。为了将橡胶成分结合至轮胎的胎体层上,应当使用硫化剂或实施硫化过程,但由此不能确保足够的粘合性。
此前所知的方法在充分减少内衬层的厚度和重量的同时保持轮胎优异的透气性和成形性方面存在局限。由此前所知的方法制造的内衬层在高温下反复发生变形的轮胎制造过程或在反复发生变形并产生高热量的汽车行驶过程中显示出例如性能退化、裂缝产生等的很多问题。
随着近来油价上涨,对能够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的生态环境友好型轮胎的兴趣渐增,并且已经尝试着通过以轮胎化合物的改性或胎面设计的改变等来减少轮胎重量或接触面积。但是,根据此前所知的方法,在提升轮胎的形状稳定性的同时减轻轮胎重量并提升汽车的燃料效率方面存在局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即使厚度薄也可以获得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且因此,当该聚合物膜用作内衬层时可以减少轮胎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料效率并在轮胎的制造过程或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确保优异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所述聚合物作为内衬层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膜,包括:基膜,该基膜包含,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类树脂;以及包含聚酰胺类链段和聚醚类链段的共聚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所述聚合物作为内衬层的充气轮胎。
在下文中,将会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聚合物膜和充气轮胎。
如此处所用,‘亚烷基’是指由烷烃衍生而来的二价官能团,‘亚芳基’是指由芳烃衍生而来的二价官能团,以及‘亚芳烷基’是指由包含芳烃和烷烃的化合物衍生而来的二价官能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膜,包括:基膜,该基膜包含,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类树脂;以及包含聚酰胺类链段和聚醚类链段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皮肤消毒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按摩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