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板部件、冲压模具、和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6688.7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14 | 分类号: | B29C43/14;B29C43/36;B29C70/06;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部件 冲压 模具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部件、冲压模具、和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制成并包括波状板部的面板部件有的情况下例如作为车身的加强部件被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5352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样的现有技术从提高对于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负荷的弯曲刚性的观点而言,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将对于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负荷的弯曲刚性提高的面板部件、所述面板部件的冲压成形用的冲压模具、和所述面板部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形态所涉及的面板部件具有:第一壁部,其形成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成形的波状板部的起伏;及第二壁部,其构成所述波状板部的波高方向的上下端部,经由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壁部连接,所述第二壁部包括在所述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延伸的一般部,所述一般部的板厚设定得比所述第一壁部的板厚薄,在所述一般部配置的强化纤维的取向方向被设定为沿着所述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方向。
根据上述构成,面板部件具有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成形的波状板部,波状板部的起伏由第一壁部形成。另外,波状板部的波高方向的上下端部由第二壁部构成,第二壁部经由弯曲部与第一壁部连接。此处,在第二壁部中,波状板部的在波长方向延伸的一般部被设定为板厚比第一壁部薄,在一般部配置的强化纤维的取向方向被设定为沿着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方向。因此,面板部件在输入了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负荷的情况下难以弯曲变形。
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在第1形态所涉及的面板部件中,所述一般部至少不含有直径比强化纤维的直径大的气泡。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一般部至少不含有直径比强化纤维大的气泡,所以例如与含有直径比强化纤维的直径大的气泡的情况相比,密度高,并且在以板厚方向的剖切面观察的情况下,只是不含有所述气泡的部分,能够使强化纤维沿着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因此,面板部件在输入了波状板部的波长方向的负荷的情况下,难以进一步弯曲变形。
本发明的第3形态为,在第1形态或者第2形态所涉及的面板部件中,所述弯曲部被形成为弯曲状,被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同的板厚,在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弯曲部侧的端部形成有随着从所述弯曲部离开而板厚逐渐缩小的渐变部。
根据上述构成,弯曲部被形成为弯曲状,板厚被设定为与第一壁部相同。因此,在从波状板部的波高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传递负荷的情况下,负荷被良好地传递。另外,在第二壁部的弯曲部侧的端部形成有随着从弯曲部离开而板厚逐渐缩小的渐变部。因此,即使第二壁部的板厚变化,也能抑制局部的弱化。
本发明的第4形态为,在第1形态或者第2形态所涉及的面板部件中,所述弯曲部被形成为弯曲状,被设定为与所述第二壁部相同的板厚,在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弯曲部侧的端部形成有板厚随着从所述弯曲部离开而逐渐增大的渐变部。
根据上述构成,弯曲部被形成为弯曲状,板厚被设定为与第二壁部相同。因此,能够使强化纤维进一步沿着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另外,在第一壁部的弯曲部侧的端部形成有随着从弯曲部离开而板厚逐渐增大的渐变部。因此,即使第一壁部的板厚变化,也能抑制局部的弱化。
本发明的第5形态为,在第1形态~第4形态的任意1个形态所涉及的面板部件中,延伸部从所述弯曲部向所述第一壁部侧的相反侧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与该弯曲部形成为一体。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延伸部从弯曲部向第一壁部侧的相反侧延伸,并且延伸部与该弯曲部形成为一体,因此,在与弯曲部连续的第二壁部会作用有欲使弯曲部内翘曲的力、和欲使从第二壁部到达延伸部的L形部分内翘曲的力,这些力互相抵消。由此,抑制弯曲部的内翘曲。
本发明的第6形态所涉及的冲压模具具有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第1形态~第5形态的任1个形态的面板部件的冲压成形用的第一成形面,所述上模对置配置在所述下模的上方侧并包括所述面板部件的冲压成形用的第二成形面,所述第二成形面中的将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一般部成形的部位与所述第一成形面之间的间隔被设定得比将所述第一壁部成形的部位与所述第一成形面之间的间隔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6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改对象的基层
- 下一篇:具有可变导程螺母的转子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