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4114.6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弘;伊豆晃一;大江信之;世古口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发生 装置 使用 电气设备 | ||
1.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
基板,其被收纳在上述箱体的内部;
针状电极,其前端部以向上述箱体的外部突出的方式被保持于上述基板,利用放电产生离子;
绝缘密封部,其在上述箱体的内部对上述基板进行绝缘密封;以及
电极保护部,其用于在上述箱体的外部保护上述针状电极,
在上述箱体中设有上述针状电极的前端部侧所插通的、由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的开口部,
上述电极保护部具有从上述箱体比上述针状电极的前端部更突出地设置的、在上述针状电极的两侧相互设置间隔而相对的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
上述电极保护部的轴心部的根侧由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
2.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
基板,其被收纳在上述箱体的内部;
针状电极,其前端部以向上述箱体的外部突出的方式被保持于上述基板,利用放电产生离子;
绝缘密封部,其在上述箱体的内部对上述基板进行绝缘密封;以及
电极保护部,其用于在上述箱体的外部保护上述针状电极,
在上述箱体中设有上述针状电极的前端部侧所插通的、由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的开口部,
上述电极保护部具有从上述箱体比上述针状电极的前端部更突出地设置的、在上述针状电极的两侧相互设置间隔而相对的第1保护部和第2保护部,
上述离子发生装置还具备感应电极,上述感应电极设于上述箱体内部,在与上述针状电极之间形成电场,
上述感应电极由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密封部具有将上述针状电极的一部分密封的电极密封区域,
上述电极密封区域向上述箱体的外部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保护部和上述第2保护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朝向上述针状电极的风所经过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保护部和上述第2保护部在未被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的区域相互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保护部和上述第2保护部在未被上述绝缘密封部密封的区域相互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针状电极具有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发生用电极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用电极,
上述绝缘密封部具有:正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正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以及负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负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
上述正侧绝缘密封部和上述负侧绝缘密封部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针状电极具有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发生用电极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用电极,
上述绝缘密封部具有:正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正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以及负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负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
上述正侧绝缘密封部和上述负侧绝缘密封部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针状电极具有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发生用电极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用电极,
上述绝缘密封部具有:正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正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以及负侧绝缘密封部,其密封上述负离子发生用电极的轴心部的一部分,
上述正侧绝缘密封部和上述负侧绝缘密封部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
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和将从上述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向外部输送的送风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41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在插座处的开关元件检测电弧故障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导电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