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2939.4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赤羽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5/32 | 分类号: | H01L35/32;H01L23/38;H01L23/40;H01L35/34;H02N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模块 | ||
本发明的热电模块具备:第一支承基板,所述第一支承基板具备具有第一区域及与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的主面;第二支承基板,所述第二支承基板以主面与第一区域对置的方式设置;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在第一区域与第二支承基板的主面之间排列有多个;以及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第二区域,温度检测元件与第二支承基板经由导热构件而热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恒温槽、冰箱、机动车用的座椅冷却器、半导体制造装置、激光二极管或燃料电池等的温度调节或者废热发电等热电发电中使用的热电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热电模块,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7-29486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电模块。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电模块具备第一支承基板、与第一支承基板对置的第二支承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承基板与第二支承基板之间的多个热电元件。
热电模块通过对多个热电元件施加电压,而能够使一方的支承基板与另一方的支承基板之间产生温度差。另外,热电模块通过对一方的支承基板与另一方的支承基板之间赋予温度差,而能够由多个热电元件产生电力。基于上述的性质,热电模块用于温度调节或者热电发电等。
而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电模块还具备设置在第一支承基板的内表面(与第二支承基板对置这侧的面)上的温度检测元件。通过该温度检测元件对第一支承基板的温度进行检测。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电模块中,在第一支承基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因此在第一支承基板产生了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检测到该温度变化,但是在第二支承基板产生了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第二支承基板的热经由热电元件以及第一支承基板而向温度检测元件传递,因此该温度变化的检测需要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是,在将热电模块用于温度调节时,存在该温度调节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另外,在将热电模块用于热电发电时,由于向热电模块传递的热的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存在热电模块的发电效率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热电模块具备:第一支承基板,所述第一支承基板具备具有第一区域及与该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的主面;第二支承基板,所述第二支承基板以主面与所述第一区域对置的方式设置;热电元件,所述热电元件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支承基板的主面之间排列有多个;以及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该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二支承基板经由导热构件而热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热电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热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热电模块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热电模块的B-B’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热电模块的变形例1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热电模块的变形例2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模块10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电模块10具备:第一支承基板1;以与第一支承基板1对置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支承基板2;设置在第一支承基板1的主面与第二支承基板2的主面之间的热电元件3;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承基板1上的温度检测元件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局部分解地示出热电模块10。另外,虽然在图1中进行了省略,但如图2所示,热电模块10还具备:对温度检测元件4与第二支承基板2进行热连接的导热构件5;以及对热电元件3进行密封的密封件8。在图2中,为了明确温度检测元件4与导热构件5之间的位置关系,透过导热构件5来进行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29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由金属糊剂形成的太阳能电池接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