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0817.1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C08J9/26;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微多孔膜 微多孔层 聚烯烃 聚丙烯 电解液注液 耐氧化性 均衡性 内方向 透过性 制造 | ||
1.一种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第一聚烯烃树脂构成的第一微多孔层,上述第一聚烯烃树脂包含重均分子量小于1.0×106的高密度聚乙烯、重均分子量为1.0×106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重均分子量大于6.0×104且小于3.0×105且将上述第一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时为0.5重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5.0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电解液注液性为20秒以下,至少一个表层为上述第一微多孔层,上述表层组成设为100重量百分比时表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分比率为10重量百分比以上50重量百分比以下,上述第一微多孔层通过拉曼光谱法测定的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平均值为0.5以上,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标准偏差为0.2以下,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峰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进而上述第一微多孔层的穿刺强度(Punc1)为4500mN/20μm以上且7000mN/20μm以下,上述第一微多孔层的空孔率(Po1)为40%以上且5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进而上述第一微多孔层的穿刺强度(Punc1)和上述第一微多孔层的空孔率(Po1)满足下式(A)的关系:
110≤Po1+0.01275×Punc1≤122 式(A)
Po1:第一微多孔层的空孔率(%)
Punc1:第一微多孔层按膜厚20μm换算时的穿刺强度(mN/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聚烯烃树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0×104以上且小于5.0×105、将第一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其为45.0重量百分比以上且98.5重量百分比以下的高密度聚乙烯,重均分子量为1.0×106以上且小于3.0×106、将第一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其为10重量百分比以上且50.0重量百分比以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重均分子量大于6.0×104且小于3.0×105、将第一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其为0.5重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5.0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配置于两表层间的由第二聚烯烃树脂构成的第二微多孔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聚烯烃树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0×104以上且小于5.0×105、将第二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其为50.0重量百分比以上且99.0重量百分比以下的高密度聚乙烯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0×106以上且小于3.0×106、将第二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其为1.0重量百分比以上且50.0重量百分比以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且上述第二聚烯烃树脂不含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由上述第一微多孔层构成的两表层间配置上述第二微多孔层而成的三层结构。
8.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a)对聚烯烃树脂和成膜用溶剂进行熔融混炼,配制聚烯烃溶液的工序,该工序包括:
(a-1)对包含重均分子量小于1.0×106的高密度聚乙烯、重均分子量为1.0×106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将上述第一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时为0.5重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5.0重量百分比并且重均分子量大于6.0×104且小于3.0×105的聚丙烯的第一聚烯烃树脂和成膜用溶剂进行熔融混炼,配制第一聚烯烃溶液的工序;
(a-2)对包含重均分子量小于1.0×106的聚乙烯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0×106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第二聚烯烃树脂和成膜用溶剂进行熔融混炼,配制第二聚烯烃溶液的工序;
(b)以60/sec以上的剪切速率挤出聚烯烃溶液,形成成型体的工序;
(c)以30℃/sec以上的冷却速度对所获得的挤出成型体进行冷却,形成胶状片的工序;
(d)向至少一轴方向拉伸所获得的胶状片,制作拉伸物的工序;以及
(e)从所获得的拉伸物中除去上述成膜用溶剂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8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实验室的有毒气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指甲锉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