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态控制被传送物品间距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002.1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7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M·L·富尔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47/3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美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控制 传送 物品 间距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驱动的传送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被传送物品的间距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希望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以选定的方式间隔被传送物品。该间隔允许下游的处理,例如通过将选定的物品转移到输出传送装置上来进行分拣。例如,理想的是,每次在传送系统的一个区段上(例如在转移器上)仅具有一个封装件。如果例如在运输行业中经常发生的那样,封装件具有不同的尺寸,那么封装件之间的间隙应当改变以确保每次仅有一个封装件位于选定的区段上,同时在封装件之间保持最小的可能间隙。
发明内容
传送系统使用独立于传送表面进行控制的刮板。所述传送系统包括用于以选定方式间隔被传送物品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所述动态间隙传送装置使用由驱动装置独立驱动的柔性刮板以控制被传送物品间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传送系统包括以第一传送速度运行的第一传送装置、以大于第一传送速度的第二传送速度运行的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从第一传送装置接收物品,以及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排放端的第三传送装置。该第三传送装置以第三传送速度运行。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包括分隔开可变分隔距离的多个刮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动态间隙传送装置包括沿传送方向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延伸并且从第一侧边缘到第二侧边缘横向延伸的传送表面和横过传送表面横向延伸的刮板。所述刮板具有连接至在传送表面的第一侧上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端和连接至在传送表面的第二侧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动态间隙传送装置包括沿传送方向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延伸并且从第一侧边缘到第二侧边缘横向延伸的传送表面、横过传送表面横向延伸的第一刮板、连接至第一刮板以驱动第一刮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横过传送表面横向延伸的第二刮板以及连接至第二刮板以驱动第二刮板的第二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还有另一方面,用于传送装置的刮板包括从第一侧到第二侧并且从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本体、与第一侧间隔开并且从顶部和底部边缘中的一者延伸以在第一凹口和用于连接至驱动带的第一侧之间形成第一驱动翼片的第一凹口,以及与第二侧间隔开并且从顶部和底部边缘中的一者延伸以在第二凹口和用于连接至驱动带的第二侧之间形成第二驱动翼片的第二凹口。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间的空间形成跨越传送装置的传送表面的物品界接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传送系统中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的等方向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4A是图2中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中的第一刮板的主视图;
图4B是图2中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中的第二刮板的主视图;
图4C是图2中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中的第三刮板的主视图;
图5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的刮板驱动机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多个致动表面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送系统包括动态间隙传送装置,用以动态控制通过所述传送系统被传送的物品间的间距。所述动态间隙传送装置使用由驱动装置独立驱动的柔性刮板(驱动装置例如是位于传送表面的任一侧上的驱动带)以控制被传送物品间的间距。本发明将参照某些说明性的实施例在下面被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应用和实施例被实施,并且不特别局限于其在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中的应用。
图1示出了一种传送系统10,其包括一系列传送装置以沿传送方向12传送物品,例如封装件。所述系统包括计量传送装置11、用于从计量传送装置接收物品并且在物品间形成间隙的固定间隙传送装置13和用于接收间隔的物品并且在这些物品间形成选定的间隙的动态间隙传送装置15。在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系统10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物品转移到一个或多个出口传送装置19上的转移传送装置18。在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动态间隙传送机13在物品间形成特定的间隙以使得每次仅一个物品被放置在转移区段17上,以确保精确的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9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