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7668.3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J.戴斯泽维斯基;A.埃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7 | 分类号: | H02M3/33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永杰;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级绕组 开关变换器 抽头 高频振荡 分绕组 变压器 电容分压器 开关元件 输入电压 中间抽头 阻尼网络 阻尼元件 衰减 串联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变压器的开关变换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两个开关元件(2、3)串联地接到输入电压(1)上,其中所述初级绕组被划分成第一分绕组(4)和第二分绕组(5),其中抽头(6)布置在其之间,并且其中所述抽头(6)通过阻尼元件(8)或者阻尼网络与电容分压器的中间抽头(7)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使高频振荡衰减,所述高频振荡否则将会导致较低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变换器,具有包括初级绕组的变压器,所述初级绕组与两个开关元件串联地接到输入电压上。
背景技术
开关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较高或者较低的输出电压。整流过的电源电压例如作为输入电压存在。借助于变压器的电压传输在此不是以电源频率而是以高得多的开关频率实现,初级绕组以所述开关频率被切换到输入电压。由此,变压器的结构尺寸减小。然而高频振荡是不利的,所述高频振荡在没有相应的去干扰的情况下导致不期望的副作用。
所述初级绕组常常借助于两个开关元件被接到输入电压上,以便确保足够的耐压强度。所述布置在此对称地被构建,使得一个开关元件被布置在变压器的正导线中,并且一个开关元件被布置在变压器的负导线中。
这样的布置带来附加的困难,因为分配给开关元件的各自的初级绕组半部并不是对称的。例如初级绕组半部和附属的屏蔽之间的电容仅能通过所应用的缠绕技术确定,其中按照经验发生直至50%的偏差。此外,变压器几何结构引起初级绕组半部之间的不对称,因为例如第二初级绕组半部的较长的绕组周长导致较高的屏蔽绕组电容。
为了掌握所述困难,按照现有技术变压器电容被精确地检测并且开关元件的操控相应地被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对于开头所述的类型的开关变换器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改进。
按照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如下方案来解决。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变压器的开关变换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两个开关元件串联地接到输入电压上,其中所述初级绕组被划分成第一分绕组和第二分绕组,其中抽头布置在其之间,在所述输入电压上还跨接具有中间抽头的电容分压器,其中所述抽头通过阻尼元件或者阻尼网络与电容分压器的中间抽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使高频振荡衰减,所述高频振荡否则将会导致较低的效率。在去磁阶段期间,施加在断开的开关元件上的电压彼此相称。由于两个开关元件的不同时切换引起的消极效应也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电路在很大程度上被避免。具体地,所述电容分压器引起,固定的电势施加在中间抽头上。一旦在切换运行期间两个开关元件断开,并且所述初级绕组与输入电压分开,所述固定的中间抽头电势通过阻尼元件或者所述阻尼网络确定初级绕组的抽头电势。对称电流在此由阻尼元件或者阻尼网络限制,由此寄生振荡再次被衰减。
因为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大的制造公差是允许的,所以按照本发明的开关变换器能够实现简化的变压器制造。此外,因为过电压被避免并且具有抑制二极管的过电压限制电路取消,所以设备安全性被提高。
在一种有利的表现形式中规定,所述电容分压器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串联地连接到输入电压,并且在电容器之间的中间抽头通过所阻尼元件或者阻尼网络与抽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具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电容器的简单地构建的电容分压器。
此外,在简单的开关变换器结构情况下,所述抽头一方面通过第一分绕组和第一开关元件接到输入电压的正电势上,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分绕组和第二开关元件接到输入电压的参考电势上。
如果各自的分压器电容是由初级绕组和开关元件组成的电路的寄生电容的5至100倍、尤其10倍,则分压器的中间抽头处的固定的电势在任何情况下均被确保。
有利地规定,每个开关元件被构造为电子半导体开关。这能够实现具有高的效率的简单的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7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