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6384.2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M·哈默;T·施耐德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2;B32B5/24;B32B7/02;B32B27/12;B32B27/2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构件 面层 内芯 可见区域 纤维复合 上面层 芯材料 机动车 复合 上层 视觉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构件(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受弱载荷的可见区域的多层构件,该多层构件包括特别轻的内芯(3)和至少在多层构件的可见侧上层压复合在内芯上的纤维复合面层(2),根据本发明,以减少的重量耗费和少的成本耗费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在构件可见侧上面层的视觉上高质量的、颜色真实的形象:所述面层(2)具有相对于芯材料本身不同的色值,并且所述内芯(3)至少在以所述面层覆盖的表面区域内与该面层颜色相同地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构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受弱载荷的可见区域的多层构件,该多层构件包括特别轻的内芯和与该内芯至少在多层构件的可见侧上稳定地(lastfest)连接的纤维复合面层。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多层构件由于其轻质结构潜能越来越多地也用作在机动车的可见区域、例如内室区域内的受弱载荷的饰件,于是,除了严格的重量要求之外也必须满足高的视觉上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构造一种文首提及类型的多层构件,使得以减少的重量耗费和少的成本耗费获得在构件可见侧上面层的视觉上高质量的、颜色真实的形象。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多层构件得以解决,即:该多层构件包括轻的内芯和至少在多层构件的可见侧上层压连接在内芯上的纤维复合面层,所述面层具有相对于芯材料本身不同的色值,并且所述内芯至少在与所述面层连接的表面区域内与该面层颜色相同地构造。
根据本发明,以制造技术上简单的方式保证:可见侧的面层的视觉外观不受处于下方的、就原材料而言本身不同颜色的内芯影响,并且因此,为防止不同颜色的内芯透过面层层压材料并且由此其外观在颜色上失真,不必将面层的尺寸确定得过大,该面层在载荷适合地构造的情况下需要非常薄壁的和与此相应半透明的纤维复合层压材料。
优选地,所述内芯在进一步的制造技术简化中通过以下方式与面层颜色相同地预染色:所述内芯例如以浸液镀层法的方式以彩色层涂镀或者然而以彩色薄膜遮盖。但是,备选地和尤其在泡沫材料芯的情况下优选地,将芯材料借助在制造时混入的彩色颜料均匀地染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面层同样出于制造原因适合地首先进行硬化并且然后以颜色相同地染透的芯材料进行后加衬(hinterfüttern)、亦即特别是后泡沫成型。由此根据本发明,深色的、半透明的、例如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纤维复合面层毫无疑问地能够与在材料方面成本低廉的且大多本身浅色的内芯组合,而面层颜色和面层结构不失真。同样地,包括透明的基质、但不透明的纤维材料的薄壁纤维复合面层可以获得与纤维材料连续颜色相同的外观,而在透明的纤维复合基质的透光处没有颜色突变。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两个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以强烈的示意图示出:
图1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多层构件的局部图,该多层构件包括半透明的面层和预染色的泡沫材料内芯;和
图2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该第二实施例包括透明的纤维复合基质和与纤维材料颜色相同地涂覆的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局部地在图1中示出的多层构件1包括纤维复合面层2和特别轻的内芯3,该纤维复合面层例如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该内芯例如由在材料方面本身例如呈黄色色调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
在面层2载荷适合地设计构造的情况下,该面层可以这样薄壁地确定尺寸,使得芯材料至少局部透过面层2显现并且因此使面层2的外观在颜色上失真。
但是,在制造内芯3时,给芯材料混入与面层2颜色相同的颜料,从而面层2可以构造成薄壁半透明的,尽管如此,多层构件1获得了与面层2颜色统一的且结构相同的外观。以有利的方式,面层2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制造技术简化的原因首先进行硬化并且然后以预着色的内芯材料进行后泡沫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6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