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负载感测开放式中心混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21535.5 | 申请日: | 2014-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J·哈尔西亚;P·斯特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克汉尼芬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E02F9/2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张琦,韩羽枫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负载 开放式 中心 混合 系统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34,186以及2013年2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65,231的权益,其中每个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越野运土、构造和林业设备(如反铲装载机、原木装载机、伐木归堆机、轮式装载机等)的液压阀系统。液压阀系统被用来例如引起缸来移动反铲装载机中的动臂或铲斗装载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这样的液压阀系统的改进设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反馈的有效的开放式中心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开放式中心液压回路使用供应连续流动的泵。这个流动通过控制阀的开放式中心回到储罐;即,当控制阀的阀芯位于中间位置时,提供了一种回到储罐的开放式返回路径且流体未被泵送到高压。否则,如果控制阀被致动,其使流体按路线流入致动器和储罐,或从致动器和储罐流出。流体的压力将上升以满足任何阻力,因为泵具有恒定输出。如果压力上升到太高,流体通过泄压阀返回储罐。多个控制阀可连续堆叠。这种类型的回路通常使用廉价的定量泵。
发明内容
恒流开放式中心系统的主要缺点是能效。因为泵是固定的,所以全部泵流动一直被加压在最高功能压力。阀中的节流损失,尤其是在低流量需求时(即,在缓慢运动期间)的节流损失,可能是巨大的。竞争性负载感测技术使用变量泵(variable pump),用以根据功能需要调整泵流动,但是失去了运动速度的压力依赖性;因此操作员在受支配实施时得不到任何力的反馈。
本发明利用并结合了两种现有技术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开放式中心液压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平行动力芯,可操作地联接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可变容量泵(variable capacity pump),流体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并被构造成提供加压流体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并直接流体地连接到平行动力芯;以及流量限制器,流体地连接在可变容量泵和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之间。
可选地,可变容量泵直接流体地连接到平行动力芯。
可选地,流量限制器是流体地连接在可变容量泵和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之间的压力补偿流量控制器。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包括多个串联的恒流开放式中心阀。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未流体地联接到固定容量泵。
可选地,泵是负载感测泵。
可选地,泵被设置为远程压力控制泵。
可选地,流量限制器是固定计量装置。
可选地,流量限制器是变量计量装置。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阀芯,该阀芯具有凹口,凹口被构造成在该处形成流量限制,使得开放式中心通道中的压力随着阀芯冲程增加。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恒流开放式中心阀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阀芯,阀芯具有与其相关的:(A)第一液压端口和第二液压端口;(B)第一阀芯通道,在平行动力芯与第一液压端口之间,该第一液压端口与阀芯相关,第一阀芯通道能够根据阀芯的位置被打开或关闭;(C)第二阀芯通道,在平行动力芯与第二液压端口之间,该第二液压端口与阀芯相关,第二阀芯通道能够根据阀芯的位置被打开或关闭;(D)第三阀芯通道,在储罐运送通道与第一液压端口之间,该第一液压端口与阀芯相关,第三阀芯通道能够根据阀芯的位置被打开或关闭;(E)第四阀芯通道,在储罐运送通道与第二液压端口之间,该第二液压端口与阀芯相关,第四阀芯通道能够根据阀芯的位置被打开或关闭;(F)第五阀芯通道,其中开放式中心芯通过第五阀芯通道,且其中,根据阀芯的位置,阀芯可允许液压流体以不受限的方式流过第五阀芯通道和开放式中心芯,或阀芯可局部地限制液压流体流过第五阀芯通道和开放式中心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克汉尼芬公司,未经派克汉尼芬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21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