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7104.1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寺冈崇志;政村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缓冲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伸长侧室、压缩侧室、中间筒、外筒、吸入通路、整流通路、阻尼力可变阀。活塞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内。活塞杆插入到缸体内并与活塞相连结。利用活塞划分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中间筒覆盖缸体的外周并在其与缸体之间形成排出通路。外筒覆盖中间筒的外周并在其与中间筒之间形成贮存器。吸入通路仅容许工作油自贮存器朝向压缩侧室流动。整流通路设于活塞并仅容许工作油自压缩侧室朝向伸长侧室流动。阻尼力可变阀设于排出通路与贮存器之间。
缓冲装置无论在伸长时还是在收缩时都利用整流通路和吸入通路的工作使工作油自缸体内通过排出通路而向贮存器流出。通过调节在阻尼力可变阀处对该工作油的流动所施加的阻力,从而能够调节缓冲装置所产生的阻尼力(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22136)。
由此,缓冲装置能够调节阻尼力,因此能够针对车身的振动产生最佳的阻尼力,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另外,在缸体的外部具有阻尼力可变阀的缓冲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确保冲程长度,并且与在活塞内具有阻尼力可变阀的缓冲装置相比能够维持向车辆搭载的搭载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在具有阻尼力可变阀的缓冲装置中调节阻尼力,使用了螺线管。通过调节螺线管向用于控制阻尼力可变阀的开阀压力的先导阀施加的推力,调节阻尼力可变阀向工作油的流动施加的阻力。
为了使缓冲装置产生抑制车辆的振动的最佳的阻尼力,被称为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的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的车身的振动信息求得最佳的阻尼力,并向用于驱动螺线管的驱动器发送控制指令。
目前,缓冲装置调整阻尼力而能够进行减振的车身的振动的频率因阻尼力可变阀的响应性和ECU的运算处理速度而使上限被限制在几Hz左右。因此,难以抑制上限以上的频率的振动。
然而,左右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的车身振动的频率是高于能够进行减振的频带的高频。以往的缓冲装置无法抑制这样的高频振动,因此期望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的缓冲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某实施方式,缓冲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上述缸体内且在该缸体内划分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贮存器;吸入通路,其仅容许液体自上述贮存器朝向上述压缩侧室流动;整流通路,其仅容许液体自上述压缩侧室朝向上述伸长侧室的液体的流动;以及阻尼力调整部,其仅容许液体自上述伸长侧室朝向上述贮存器流动,并且能够改变向该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其中,该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压力室;以及自由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上述压力室内,且在上述压力室内形成与上述伸长侧室相连通的伸长侧压力室和与上述压缩侧室相连通的压缩侧压力室,以将上述自由活塞向滑动方向的一方推压的方式在该自由活塞上作用有来自上述压缩侧室的压力,并且以将上述自由活塞向滑动方向的另一方推压的方式在该自由活塞上作用有来自上述伸长侧室的压力,上述自由活塞的来自上述压缩侧室的压力所作用的压缩侧承压面积大于上述自由活塞的来自上述伸长侧室的压力所作用的伸长侧承压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阻尼特性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一具体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其它具体例子的底部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5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底部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一具体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7是具备液压缓冲机构的缓冲装置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具备液压缓冲机构的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中的底部构件的具体的一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9是具备液压缓冲机构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中的底部构件的具体的一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0是具备液压缓冲机构的变形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中的底部构件的具体的一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具备液压缓冲机构的其它变形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中的底部构件的具体的一例子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7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