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传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4406.3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1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振;川原英昭;高桥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G1/28 | 分类号: | F16G1/28;F16G1/00;F16G5/06;F16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浦彩华,武晨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传动带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擦传动带。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将带轮等固定地设置在主动侧和从动侧的旋转轴上,并且将多楔带、V型带等传动带绕挂在各个带轮上这样的方法,已被作为传递发动机、马达等的旋转动力的方法而广泛采用。这样的传动带例如当在运转中溅上水时会发生被称为黏滑(stickslip)现象等。也就是说,在传动带和带轮之间产生打滑(slip)而产生异音。传动带的这样的打滑声音是装置产生噪音的原因,因此正在研究各种各样的解决措施。
上述解决措施之一例如下:在将V型带或多楔带绕挂在楔带轮上使用时,为了将带轮接触部分维持为低摩擦系数状态而用布材覆盖V形楔的表面。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带本体整体由筒状包布(wrappingfabric)包起来的V型带、平带等,作为包布可以使用针织布(knitfabric)。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传动带,在带的表面具有经过了粘接处理的补强布。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带,在带的背面具有针织布。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272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291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5142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从抑制异音的角度来看,上述专利文献1-3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就要求对它们做进一步的改进。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中的传动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对溅水时等所产生的异音的抑制效果。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人对将带的与带轮接触的接触面覆盖的补强布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探讨,着眼于在使用针织布之际该针织布的正面、背面以及方向(纵列方向/横列方向)的不同会带来显著的效果这一点上。特别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针织布的正面、背面出人意料地使异音耐久性有很大的不同,并利用这一点想到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的摩擦传动带是一种将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带本体绕挂在带轮上来传递动力的摩擦传动带,带本体中的至少与带轮接触一侧的表面由为针织布的补强布覆盖,补强布的正面一侧朝外地覆盖着与带轮接触一侧的表面。
根据上述摩擦传动带,抑制摩擦、提高耐磨损性、量产性等方面都很优良,对溅水时等的异音抑制效果高。
可以是这样的,在带本体的与带轮接触一侧的表面上,补强布的纵列方向是摩擦传动带的走行方向,补强布的至少一部分埋在形成带本体的橡胶组合物内。
这样做以后,摩擦传动带在抑制摩擦、提高耐磨损性、量产性等方面都会更加优良。
可以是这样的,摩擦传动带是具有多个V形楔的多楔带,多个V形楔被设置成在带内周一侧沿着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补强布覆盖所述V形楔的表面。
本发明中的摩擦传动带,对于多楔带也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的摩擦传动带,在抑制摩擦、耐磨损性、量产性、异音抑制效果等方面都很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示例性楔形带的图。
图2(a)到图2(c)是表示平纹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针织布的切割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纵列方向接合用针织布和将它粘接成筒状的纵列方向接合圆筒针织布的图。
图7是表示横列方向接合用针织布和将它粘接成筒状的横列方向接合圆筒针织布的图。
图8是表示异音耐久性试验下带走行试验机的带轮布置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耐磨损性试验下带走行试验机的带轮布置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对楔侧补强布相对于带本体的粘接性进行测试的试验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做说明。
(多楔带)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示例性多楔带B。该多楔带B例如用在设置于汽车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附件驱动用带传动装置中,带的周长为700-3000mm,带的宽度为10-36mm,带的厚度为4.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东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阪东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4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