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高压釜闪蒸系统中的高压闪蒸和浆料遗留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7458.8 | 申请日: | 201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J·奥卡拉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图泰(芬兰)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B01J3/04;C22B15/00;C22B23/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高压 闪蒸 系统 中的 浆料 遗留 方法 装置 | ||
1.用于高压釜排出浆料的压力和温度泄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提供高压釜排出浆料;
(b)通过使高压釜排出浆料与冷却流体接触,以降低高压釜排出浆料的温度,来预冷却高压釜排出浆料,由此获得经预冷却的高压釜排出浆料;
(c)将经预冷却的高压釜排出浆料接收到第一闪蒸容器中;和
(d)通过使高压釜排出浆料在第一闪蒸容器中闪蒸,来获得第一闪发蒸汽和第一经冷却浆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闪蒸容器中的高压闪蒸压力差是300-500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经冷却浆料的一部分用作冷却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预冷却通过以下来完成:将所得第一经冷却浆料的一部分再循环到高压釜排出浆料中,以在步骤(c)中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之前降低高压釜排出浆料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得第一经冷却浆料的10-60%w/w再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第一经冷却浆料在高压釜排出管线中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高压釜排出管线位于高压釜和第一闪蒸容器之间,用于将高压釜排出浆料从高压釜转移到第一闪蒸容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用固/液分离装置处理第一经冷却浆料,以获得第一浓缩的经冷却浆料和第一经冷却液体,并且再循环部分或全部的所述经冷却液体,并使它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以在步骤(c)中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之前降低高压釜排出浆料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冷却流体是淡水、工艺水或其任意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冷却流体提供到高压釜的最后一个隔间,并在高压釜的所述最后一个隔间中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高压釜排出浆料的温度降低5-80℃。
11.高压釜和压力泄放装置,其包括:高压釜,其经布置用于含金属矿石或精矿的加压氧化或高压酸浸出;第一闪蒸容器,其经布置用于将高压釜排出浆料的热转化为第一闪发蒸汽和第一经冷却浆料,并且连接到高压釜用于从所述高压釜接收高压釜排出浆料;和用于提供冷却流体和使冷却流体在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之前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高压釜(1),其经布置用于含金属矿石或精矿的加压氧化或高压酸浸出;第一闪蒸容器(2),经布置用于将高压釜排出浆料的热转化为第一闪发蒸汽和第一经冷却浆料,并且经由高压釜排出管线(101)接连接到高压釜用于从所述高压釜接收高压釜排出浆料;再循环管线(103),其连接到第一闪蒸容器(2)就高压釜排出管线(101),用于提供经冷却浆料的一部分,并使它在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2)之前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固/液分离装置(6),其连接到第一闪蒸容器(2)用于从所述第一闪蒸容器接收经冷却浆料,并且经布置用于将包含在所述经冷却浆料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固体与液体分离,以获得第一浓缩的经冷却浆料和第一经冷却液体,并且进一步连接到高压釜排出管线(101)用于再循环第一经冷却液体的一部分,和使它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2)之前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固/液分离装置(6)经由液体排出管线(105)连接到高压釜排出管线(101),液体排出管线(105)分成再循环管线(103),其连接到高压釜排出管线(101)用于再循环第一经冷却液体的一部分,并使它在高压釜排出浆料进入第一闪蒸容器(2)之前与高压釜排出浆料接触,以及液体回收管线(107),其用于回收第一经冷却液体的其余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图泰(芬兰)公司,未经奥图泰(芬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4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