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雾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6788.5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梶村周平;齐藤圭司郎;井上庆;宫内宏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F02C3/24;F02C3/30;F02C9/40;F23R3/00;F23R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雾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器内的燃料喷雾喷嘴。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的燃烧器中,作为低NOx化技术,要求可以喷雾出液体燃料,并将燃料浓度分布均匀。
另外,通过在液体燃料中混合水等添加剂,由于火焰温度降低或还原作用,能够抑制NOx排放量。而且,越是促进所述混合,则越能够抑制NOx排放量。此外,在所述混合过程中,通过同时也混合有空气,能够进一步抑制NOx排放量。
对于液体燃料和添加剂的喷雾,可使用被压缩的喷雾空气(鼓风)或喷嘴尖头。
图9是用于说明现有的鼓风式燃烧器内部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性箭头视图。该图中的箭头标记表示被压缩的空气的流动,虚线箭头标记表示喷射的添加剂的流动,点划线箭头标记表示喷射的液体燃料的流动。如该图所示,鼓风式燃烧器20内设有燃料喷嘴21,燃料喷嘴21具备旋转叶片12,添加剂喷射孔28和液体燃料喷射孔29。
所述液体燃料喷射孔29是用来向燃烧器20内,即燃料喷嘴21的外部喷射液体燃料的孔。
所述添加剂喷射孔28是用来向燃烧器20内(燃料喷嘴21的外部)喷射添加剂的孔。
所述旋转叶片12是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弯曲的叶片,以使被压缩的空气产生回旋。由此,被压缩的空气产生旋流,并且从添加剂喷射孔28所喷射的添加剂,和从液体燃料喷射孔29所喷射的液体燃料成为雾状。另外,也可使从添加剂喷射孔28所喷射的添加剂撞击旋转叶片12而成为雾状。
如上所述,现有的鼓风式燃烧器20通过使用被压缩的空气和燃料喷嘴21的旋转叶片12,来对液体燃料和添加剂进行喷雾。
图10是用于说明现有的喷嘴尖头式燃烧器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该图中的虚线箭头标记表示添加剂的流动,点划线箭头标记表示液体燃料的流动。喷嘴尖头式燃烧器30内设有未图示的燃料喷嘴,该燃料喷嘴具备如图10所示的添加剂喷射孔28及喷嘴尖头39。
所述添加剂喷射孔28是用来向燃烧器30的外部喷射添加剂的孔。
所述喷嘴尖头39设置在燃料喷嘴的前端,是向燃烧器30的外部喷雾液体燃料的喷嘴。
如上所述,现有的喷嘴尖头式燃烧器30通过使用燃料喷嘴前端的喷嘴尖头39,进行液体燃料的喷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1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鼓风式燃烧器,如果不利用空气而仅利用旋流,则难以对液体燃料和添加剂进行喷雾,另外,难以促进液体燃料和添加剂的混合。并且,在利用添加剂撞击旋转叶片12来进行喷雾的情况下,叶片的磨损会很厉害。
对于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喷嘴尖头式燃烧器,喷嘴尖头39有焦化的危险,因此存在更换尖头等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具有燃料喷嘴,以及配置在燃料喷嘴的周围并且设有用来喷射水和水蒸汽中至少任意一方的喷射孔的雾化盖,其中喷射孔由相对于雾化盖的中心线向内倾斜的部分以及相对于雾化盖的中心线平行的部分所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低NOx化的燃料喷雾喷嘴。
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1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
其特征在于:其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器内,对液体燃料和添加剂进行喷雾,且具备
液体燃料流路,其是作为所述液体燃料的流路;
液体燃料喷射孔,其是将所述液体燃料流路和所述燃烧器内连通,并且用于向所述燃烧器内喷射所述液体燃料的孔;
添加剂流路,其是作为所述添加剂的流路;以及
添加剂喷射孔,其是将所述添加剂流路和所述燃烧器内连通,并且用于以撞击从所述液体燃料喷射孔所喷射的所述液体燃料的角度,向所述燃烧器内喷射所述添加剂的孔。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2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第1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
所述液体燃料喷射孔和所述添加剂喷射孔中,至少任意一方设为狭缝。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3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第2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
所述狭缝呈锥形。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第4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第1至3中任一发明的燃料喷雾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湿装置
- 下一篇:使用硅纳米线的多光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