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和使用该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5901.8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坂秀之;小田周平;林彻太郎;户屋广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2/34;H01M4/505;H01M10/052;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活性物质 锂二次电池 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层状结构 活性物质 振实 | ||
1.一种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是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由采用以下通式表示的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
Li1+αNixCoyMnzCaβO2
式中,-0.05≤α≤0.2,0.95≤x+y+z+β≤1.02,0.3≤x≤0.7,0.1≤y≤0.4,0.1≤z≤0.4,0.0002≤β≤0.002;
振实密度为1.8g/cm3以上、2.5g/cm3以下,
在基于激光衍射-光散射法测定到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
与从微小粒子侧累计50%对应的平均粒径D50为5μm以上、9μm以下,
与从微小粒子侧累计10%对应的粒径D10、与从微小粒子侧累计90%对应的粒径D90、和所述平均粒径D50满足以下的关系:(D90-D10)/D50≤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具有壳部和形成于其内部的中空部的中空结构,所述壳部由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
所述壳部的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的厚度为0.1μm以上、2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贯穿所述壳部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基于X射线衍射得到的微晶径r为0.05μm以上、0.2μm以下。
5.一种锂二次电池,是在电池壳体内收纳有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极体包含正极和负极,
所述电池壳体具备在该电池壳体的内压上升时启动的电流切断机构,
所述正极具备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9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