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5021.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浩史;佃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精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章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利用上下方向的振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振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构成为可通过人的步行动作等而自动发电的便携式振动发电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其构成为,通过具备磁铁的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具备线圈的固定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而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这些各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成为如下构成:固定侧单元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轴,且将活动侧单元以可相对于两导轴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进行安装。
此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成为经由一对螺旋弹簧将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固定侧单元悬挂支撑的构成,且通过两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使活动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中,成为在一对导轴各自的上下两端部分别配置有螺旋弹簧的构成,通过这上下两组螺旋弹簧的弹性反弹而使活动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543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1594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像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振动发电装置那样设为经由多个螺旋弹簧将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固定侧单元悬挂支撑的构成,则可使装置构成相对简化。
但是,在所述振动发电装置中,成为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固定侧单元中的一对导轴的每一个分别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构成,因此有如下问题。
即,有如下问题:在无法充分地确保两导轴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精度或形成于活动侧单元的一对导轴插通孔的尺寸精度的情况下,滑动时容易产生大的摩擦阻力。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顺利地进行活动侧单元的上下方向的振动,发电效率相应地降低。
本申请的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发电装置,所述振动发电装置构成为利用上下方向的振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且能以简易的构成提高发电效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通过将一对导轴设为可不需要的构成而谋求达成所述目的。
即,本申请的发明的振动发电装置是
构成为通过具备磁铁的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具备线圈的固定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而使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其特征在于:
经由多个螺旋弹簧将所述活动侧单元相对于所述固定侧单元悬挂支撑,
所述固定侧单元具备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板状的线圈支撑部件,且将所述线圈收容在形成于该线圈支撑部件的线圈收容部,
所述活动侧单元具备配置在所述线圈支撑部件的板厚方向两侧的一对磁轭,且将所述磁铁分别安装在这些各磁轭的内侧面,
所述线圈支撑部件以从板厚方向两侧覆盖所述线圈收容部的方式形成,并且
对所述线圈支撑部件的板厚方向两侧的表面实施摩擦减少处理。
所述“活动侧单元”只要成为将磁铁分别安装在配置于线圈支撑部件的板厚方向两侧的一对磁轭各自的内侧面的构成,则其具体构成并无特别限定。
所述“摩擦减少处理”只要是与未实施该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减少线圈支撑部件表面的动摩擦系数的处理,则其具体处理内容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利用涂装或膜的贴附等的处理。此时,作为所述“摩擦减少处理”,优选设为能将动摩擦系数减少到0.3以下的值的处理,更优选设为能将动摩擦系数减少到0.25以下的值的处理。
[发明效果]
如所述构成所示,本申请的发明的振动发电装置成为经由多个螺旋弹簧将具备磁铁的活动侧单元相对于具备线圈的固定侧单元悬挂支撑的构成,因此能以相对简易的构成使活动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
此时,固定侧单元的线圈支撑部件以从板厚方向两侧覆盖其线圈收容部的方式形成,而且,对该线圈支撑部件的板厚方向两侧的表面实施摩擦减少处理,因此可获得如下作用效果。
即,活动侧单元在上下方向振动时,即使有该活动侧单元朝线圈支撑部件的板厚方向移位而与该线圈支撑部件接触之类的情况,也可将此时的动摩擦系数抑制得足够小。而且,由此可无需以往振动发电装置中所使用的一对导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精密株式会社,未经星精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