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80000101.7 | 申请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喜普稀世特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6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钟锦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门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内、外侧把手,从而可使使用者在室内侧或者室外侧抓住把手向某一方向旋转。通过上述把手的旋转,可使门锁单元运转,从而解除门上锁的状态。
并且,室内侧把手的终端中央设置有门锁纽扣,通过其可使室外侧把手不发生旋转,从而防止有人从室外侵入到室内。而为了解除上述门锁纽扣,需要将室内侧把手旋转至一侧,或将钥匙插入至配置于室外侧把手部分的锁芯,并对其进行旋转,从而解除上锁的状态。
然而,现有的大部分门锁装置需要通过向某一个方向的旋转,才能实现门的开关。因此,存在双手持有物品的使用者、小朋友、患者或者残疾人较难使用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0378754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其不用旋转把手,仅通过简单的推或者拉的动作,便可轻易对门进行开关。
并且,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破损以及故障发生率较低。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门锁装置,其包括:外壳,其被固定于门的一侧,与上述门的前后面相对应的两侧面中心侧形成有第1贯通孔,而在壁面一侧形成有第2贯通孔;本体部,其嵌入并贯通上述外壳的第1贯通孔实现沿上述门的前后方的往返运动,并具有贯穿长度方向中心侧的铰链,且在底面中心一侧还形成有第3贯通孔;门锁块,其以能嵌入于上述外壳以及上述本体部内部的形状构成,两侧壁面形成有可嵌入上述铰链的三角形的贯通孔,随着上述本体部的往返运动,其可通过铰链使门闩运转,上述门闩往返于第2贯通孔以及第3贯通孔,从而固定上述门;以及把手,其设置于上述本体部两侧的终端。
其中,上述门锁块以与上述门的前、后方对应的,两侧开放的六面体形状构成,而在两侧壁面形成上述三角形的贯通孔,并且,在与上述形成有三角形的贯通孔的两侧壁面相邻的一侧壁面可形成有卡接上述门闩的门闩结合槽。
并且,上述三角形的贯通孔的顶角较底边相比,与上述门闩的间距更远,因此,上述门闩在闭锁状态下,上述铰链位于上述顶角,而上述本体部向一侧方向移动时,铰链将会位于与移动方向对应的底角侧,从而使门闩开放。
并且,上述外壳的内侧具有第1弹簧,其可向上述门闩方向弹性支撑上述门锁块。
并且,还可具有辅助复原部,在上述本体部向一个方向移动后,其可使上述本体部更加平滑地向中心位置复原。
并且,上述辅助复原部还可包括:隔板,其突出于上述本体部的内部两侧终端部;以及第2弹簧,其分别配置于一对上述隔板和上述外壳的两侧壁面,为上述本体部的复原提供弹性力。
并且,还可具有锁定部,其贯通于上述一侧把手的中心侧至另一侧把手的中心侧,可限制上述本体部的移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第一,可不用向一个方向旋转门的把手,而是可以仅通过简单的推或者拉的动作便可将门打开。
第二,在由火灾引起的紧急时刻或者双手持有物品的使用者、小朋友、患者或者残疾人也可不用手,而是通过身体的某一部分轻易将门打开。
第三,由于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因此可减少制造费用以及制造时间。
第四,由于结构简单,可降低装置的破损率以及故障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附的下述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与发明的详细说明一同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但并不能解释为下述附图所记载的内容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去除了把手固定部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至图6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门锁装置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额外装有锁定部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额外装有锁定部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额外装有锁定部的门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喜普稀世特,未经株式会社普喜普稀世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挖斗钻机
- 下一篇:具有增强的滑动性质的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