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1646.2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侯少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穗星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20 | 分类号: | B65H49/20;B65H54/553;B65H57/14;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织机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机收放线装置是在对电线或电缆缆芯进行编织屏蔽工序中使用的,原编织机收、放线轮是直接安装在编织机下方,由于受设备结构的限制,只能用PN800的收放线盘,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编织产品的装盘长度,同时对上、下线盘操作带来不便,全手动运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放置在编织机一侧,加大了收放线架规格,设有自动升降、自动排线装置,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包括梯形架、放线盘、收线盘、升降装置、导轮和电机,所述梯形架的前侧设有收线盘,放线盘设于梯形架的后侧;所述收线盘和放线盘均通过升降装置与梯形架连接;所述梯形架顶部还设有导轮;所述电机设于梯形架的中间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梯形架整体呈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线盘和放线盘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共有两个,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梯形架的前侧设有编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共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梯形架左侧还设有用于控制机器的控制电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收线盘和放线盘可通过升降装置进行升降,产品的装盘长度范围大,上、下线盘操作为自动操作;通过对收放线轮改进,设计一种收放线装置,本产品放置在编织机一侧,加大了收放线架规格,设有自动升降、自动排线装置,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梯形架、2-放线盘、3-收线盘、4-升降装置、5-导轮、6-电机、7-控制电箱、11-编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编织机收放线装置,包括梯形架1、放线盘2、收线盘3、升降装置4、导轮5、电机6和控制电箱7,所述梯形架1整体呈梯形,梯形架1的前侧设有用于收卷线缆的收线轮3,用于放线的放线轮2设于梯形架1的后侧,其中收线轮3和放线轮2对称设置;所述收线轮3和放线轮2均通过升降装置4与梯形架1连接,该升降装置4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收卷过程中,放线盘2和收线盘3是在梯形架1是对称同一水平上,放线盘2和收线盘3根据收放线的不同规格的要求,可以通过升降装置4自动升降调整所需收放高度;所述梯形架1顶部还设有用于导引线缆的导轮5,放线盘2通过梯形架1顶部的导轮5放线到编织机11进行编织屏蔽外包层,编织完成后,由收线盘3进行收卷;所述编织机11设于梯形架1前侧,用于编织线缆的屏蔽外包层;所述电机6设于梯形架1的中间部位,该电机6共有两个,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梯形架1左侧还设有用于控制机器的控制电箱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穗星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穗星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1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帘子线的卷绕机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座椅安全气囊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