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双头轴的酯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9167.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林;鲁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劲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双头轴 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双头轴的酯化釜。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的反应两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多元羧酸跟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其速度一般较快。典型的酯化反应有乙醇和醋酸的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
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酯化釜是化工企业中常用的酯化反应设备,传统的酯化釜大都包括筒形本体和伸入筒形本体内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由外部的驱动装置驱动,物料在筒形本体中进行酯化反应。
近年来,针对酯化釜的改进研究较多,例如,为了改进酯化釜受热不均匀的问题,申请号为20102052896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外盘管酯化釜,包括有酯化釜本体,酯化釜本体带有深入其内部的搅拌器,酯化釜本体外壁上包附有盘管,通过盘管导入导热物质,使酯化釜釜体受热均匀。
又如,为了改进传统酯化釜釜体壁厚过厚的问题,申请号为20111043327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蜂窝夹套式酯化釜,主体结构包括内筒体和夹套,其主要特点是在内筒体外壁上焊接有蜂窝短管,加热筒体采用蜂窝短管与夹套焊接的焊接结构,即夹套上、下端收口处和蜂窝短管底部均焊接在内筒体的外壁上,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选择蜂窝短管正方形或菱形的分布方式和轴向及周向节距,使得内筒及夹套的壁厚经济而合理。
酯化反应是活性染料生产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具有物料极其粘稠的特点。传统的酯化釜中在进行酯化反应时,物料的分散效果不好,物料容易结块和容易粘附在釜体内壁及搅拌轴上,物料结成大块会造成卸料不畅,粘附在搅拌轴上则容易造成搅拌轴断裂,因此,传统的酯化釜常因生产过程中物料结成大块和挂壁现象造成搅拌轴断裂及卸料不畅而停机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双头轴的酯化釜,该酯化釜的搅拌轴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了成本。
一种带有双头轴的酯化釜,包括水平设置的筒状釜体,该筒状釜体上设有横向贯通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中:
第一端延伸出筒状釜体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联动,且该第一端上带有与联轴器配合的轴肩和键槽结构;
第二端延伸出筒状釜体并带有一预留段,该预留段上带有与第一端上相同的轴肩和键槽结构。
在酯化反应釜中,搅拌轴进行搅拌时与联轴器相连的部位受到的作用力最大,长时间搅拌后最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位在搅拌轴的根部。本实用新型中,在搅拌轴的第二端设有额外的预留段,并在该预留段设有与第一端上相同的轴肩和键槽结构,这样当第一端发生断裂的时候,将该搅拌轴调换方向后可以继续使用,使搅拌轴的寿命延长了一半,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筒状釜体的横向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分别设有与搅拌轴相配合的轴承,各轴承室与筒状釜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采用该种结构,既能使搅拌轴较好地转动,同时,又能使酯化釜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端上的轴肩和键槽结构延伸至对应的轴承室外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端上套设有防护罩,第二端上的轴肩和键槽结构处在防护罩内。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少第二端上的轴肩和键槽结构使用前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室的下方设有承重支柱。此时,可以增加反应釜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轴承处的振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承重支柱的顶部带有与轴承室外壁形状相应的垫板。
作为优选,所述筒状釜体内设有至少一根水平布置的震料棒;
环绕所述搅拌轴设有若干排沿轴向交错分布的搅拌桨叶,所述震料棒位于相邻两排搅拌桨叶之间。
酯化釜内的物料进行反应时,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运行,搅拌物料使物料充分混合,即使在搅拌装置的连续搅拌下,物料仍然会出现结块现象,同时也存在物料粘附在搅拌装置上的情况,设置在筒状釜体内的震料棒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不与其他任何部件固定连接,在反应过程中,震料棒会随着搅拌装置在筒状釜体内翻滚,由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将结块的物料打散,增强物料的分散性。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叶的自由端贴近所述筒状釜体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叶设置3~4排,所述震料棒设置2~4根。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叶设置4排,所述震料棒设置2根。
作为优选,所述震料棒为管头封闭的圆形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劲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劲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插装移液器枪头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真空吸取式粉液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