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5605.2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聂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红光 麻醉 插管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气管插管盲插方法是使用带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该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光线,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虽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气管插管方法容易造成人体口腔、喉部等部位组织容易损伤的问题,但目前的适用该方法的装置,即引导装置中还存在有以下问题:
1、气管插管固定安装,无法拆卸、更换,每次使用后均要浸泡在消毒药水中灭菌,灭菌后清洗、烘干,灭菌繁琐、时间长、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量,另外,产品也要提前灭菌,灭菌后的浸泡液残留、灭菌后怎样无菌保存有难度,也容易出现有细菌污染的情况;
2、如使用中病人较多,产品来不及灭菌(因浸泡灭菌时间长,再次使用一般都要在60分钟以上),导致无法使用或重复带菌使用而影响治疗,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3、现有产品没有着力手柄,产品在使用中要求准确、快捷,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故使用方便、顺手、好用力是临床医生最需要的产品;
4、现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造成浪费,也不环保,增加医院及患者负担;
5、现有产品红光只在前端有,如插管引导中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 致红光穿透不清,就会影响气管插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该装置握持舒适、定位稳定、容易观察并且电池可更换的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其包括:手柄、插管引导管组件、控制电路、电源以及发光元件,所述的手柄包括一体化的握持部与元件安装部,所述的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的元件安装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的发光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组件包括光纤、插管引导管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的光纤外部包裹有插管引导管,所述的插管引导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元件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发光元件末端对接,另一端则被包裹于插管引导管内,所述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外接有气管插管,所述的气管插管套于插管引导管外部。
所述的元件安装部末端设置有圆筒连接部,所述的圆筒连接部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发光元件末端与圆筒连接部末端齐平。
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气管插管连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所述的连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均设置有与发光元件末端相对应的轴向通孔,所述的气管插管连接部包括大圆筒和小圆筒,大、小圆筒通过限位盘分隔,所述的小圆筒与气管插管可拆卸安装,所述的大圆筒内表面设置有凸条,所述的嵌合部为设置有与凸条相对的缺口的圆筒,所述缺口与凸条嵌合,所述的套筒呈阶梯状的圆筒结构,套筒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的大圆筒嵌于套筒内,其端面与限位环的接触,所述的卡位部为外表面设置有卡环的圆筒结构,所述的 卡环上还设置有断口,所述的元件安装部与圆筒连接部接触位置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断口对应的凸块,所述的卡位部一端置于套筒内部并与限位环接触,所述的卡位部的另一端则伸入圆筒连接部,所述的圆筒连接部则嵌于套筒内部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穿透气管插管连接部、嵌合部、套筒并与卡位部螺纹连接。
所述的握持部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的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发光元件为微型半导体激光器。
所述的电源为可拆卸电池,所述的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的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
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组件上设置有可更换的插管引导管固定器,插管引导管组件通过插管引导管固定器与气管插管连接部连接。
所述的插管引导管末端的侧面设置有可容光线透过的透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上设置有握持部,使用方便、合适,从而可以实现准确、快捷的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插管引导管可拆卸,从而减少灭菌不及时无法更换气管插管带来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池槽,避免由于电源损坏而造成整个装置无法使用;
4、通过在插管引导管的侧面设置圆孔,从而避免由于气管插管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光线穿透不清,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智能终端作为核心控制平台的理疗仪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呼吸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