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切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5140.0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兴铁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11/00 | 分类号: | B23B11/00;B23Q5/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车床 切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床分为简易手动车床和精密数控车床,简易手动车床的操作过程大部分靠人手操作,一个工人只能操作一台车床,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加工质量稳定性不高,精密数控自动车床虽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零件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快等特点,但是高自动化的精密数控车床的制造成本、制造难度和对设计师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由于精密数控自动车床可以通过一系列设计好的加工程序同时完成众多的组合作业,所以它主要是针对具有高精度要求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对于结构简单的普通零件加工就不合适了。
结构简单的零件需要多个加工工序时,刀具的调整比较频繁,如果人工调整的话,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率低。如果使用高自动化的精密数控车床,产品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组自动换刀的切削装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切削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切削装置,包括机架、旋转夹头装置、冷却装置A、冷却装置B、车刀装置和凸轮装置,所述机架上表面左侧设置旋转夹头装置,所述旋转夹头装置上侧设有所述冷却装置A,所述机架右侧设有所述凸轮装置,所述凸轮装置和所述旋转夹头装置之间设有所述车刀装置,所述车刀装置中设有所述冷却装置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在于,所述凸轮装置包括凸轮A、摆动杆A、凸轮B、摆动杆B、凸轮C、凸轮D、摆动杆C、摆动杆D、凸轮E、轴杆A、带轮A、轴杆B、带轮B、带轮C和电机,所述轴杆A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轴杆B可转动连接于机架一侧,所述凸轮A和带轮B分别固接于所述轴杆B的两端,凸轮B、凸轮C和凸轮D分别固接于所述轴杆B的中部,所述摆动杆A位于凸轮A的右侧,所述摆动杆B位于凸轮B的右侧,所述摆动杆C位于凸轮C和凸轮D的中部,所述带轮A和带轮C固接于所述轴杆A的两端,所述凸轮E置于所述轴杆A的中部,所述摆动杆D的一端嵌入凸轮E,所述电机位于机架下方,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带轮C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在于,所述车刀装置包括连接杆A、刀架托板A、车刀A、钻头、车刀B、车刀C、刀架托板B、导柱、复位弹簧A、连接杆B、连接杆C、连接杆D、复位弹簧B和复位弹簧C,所述钻头位于所述刀架托板A和刀架托板B之间,所述刀架托板A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车刀A紧固连接于所述刀架托板A,所述刀架托板A与连接杆A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A的另一端与摆动杆A固定连接,所述钻头与所述连接杆D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D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柱连接所述摆动杆B,所述刀架托板B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车刀B和车刀C紧固连接于所述刀架托板B,所述刀架托板B与所述连接杆C的一端紧固连接,连接杆C的另一端连接摆动杆C,所述刀架托板B与连接杆B的一端滑动连接,连接杆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摆动杆D,所述复位弹簧A预紧于所述刀架托板B和连接杆D之间,所述复位弹簧B预紧于所述刀架托板B和摆动杆C之间,所述复位弹簧C预紧于摆动杆B和连接杆D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车床的切削装置,该设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设备耗能低,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产品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 2、旋转夹头装置 3、冷却装置A
4、车刀装置 5、凸轮装置 6、冷却装置B
41、连接杆A 42、刀架托板A 43、车刀A
44、钻头 45、车刀B 46、车刀C
47、刀架托板B 48、导柱 49、复位弹簧A
410、连接杆B 411、连接杆C 412、复位弹簧B
413、连接杆D 414、复位弹簧C 51、凸轮A
52、摆动杆A 53、凸轮B 54、摆动杆B
55、凸轮C 56、凸轮D 57、摆动杆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兴铁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兴铁机车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5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