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浴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2948.3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章晓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晓钰 |
| 主分类号: | A47K3/06 | 分类号: | A47K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工具,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浴桶。
背景技术
洗澡的方式主要有淋浴和沐浴,相比淋浴沐浴更能缓解人体疲劳,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沐浴用的浴桶或浴缸就逐渐成为了卫生间的重要设施。目前市面上的浴缸多以亚克力浴缸为主,这种形式的浴缸位置无法移动且占用面积较大,很多家庭受卫生间面积的限制而无法使用这类浴缸,且这类浴缸造价较高。
为解决该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成本较低的充气型可折叠浴桶。该类浴桶使用前要进行充气,使用后要进行放气折叠,不仅使用非常不便。且由于塑料型的浴桶底面光滑,在使用时会出现桶底打滑的现象,且使用完后,桶底与地面相吸,很难将桶底抬起。此外,该类结构的浴桶桶壁极易产生漏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可折叠浴桶使用不便且桶底易打滑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具有极好防滑效果的可折叠浴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浴桶包括桶体和支撑部。桶体包括桶底、桶壁和桶沿。桶壁为可折叠式结构,桶壁和桶底由弹性体经注塑一体成型。桶沿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的底面且向桶底所在一侧凸出的连接壁,在对桶底和桶壁进行注塑时,弹性体部分包覆连接壁。支撑部可拆卸式连接桶体,支撑部包括两个可折叠的且呈空间四边形的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相互交错铰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支撑组件均包括四根长度相同且首尾转动连接的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桶沿还包括设置在顶板的底面且向桶底所在的方向延伸的止挡部,顶板和止挡部一同对连接部进行限位。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止挡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向桶体内部凸起的凸起部,连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凸起部相匹配的固定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物品的置物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板上还设置有手持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板上还设置有防滑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桶底具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置有可分离的塞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浴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桶壁为可折叠结构,用户在使用时沿高度方向拉伸桶壁将桶体展开,而在使用完后将桶壁沿高度方向折叠,并将折叠后的浴桶靠在墙壁或挂起进行存放所占用的面积非常小,适合所有的家庭使用,且使用非常方便。设置桶壁和桶底由弹性体经注塑后一体成型,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且成型更加方便。设置桶体的底部具有可拆卸的支撑部,支撑部对桶体进行支撑,有效防止桶体底部打滑,且该支撑部为由两个呈空间四边的支撑组件相互交叉铰接而成,四点支撑,具有很好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设置每一支撑组件均为可折叠结构,进一步降低折叠后的体积。
此外,通过设置每一支撑组件均有四根长度相同的且首尾相连的支撑杆组成,该设置使得撑开后的支撑部的顶部具有四个高度相同的连接部。利用桶沿上的顶板和止挡部来实现支撑部的限位连接,在使用时将桶体放置在支撑部上,止挡部限制支撑部的撑开宽度从而实现支撑部和桶体的可拆卸式连接。设置止挡部上具有向桶体内部凸起的凸起部且连接部的外表面具有与凸起部相匹配的凹槽,该设置避免在使用时桶体和支撑部发生相对转动。通过在顶板上设置置物槽,沐浴所需用品和放置在该置物槽内。为了移动方便,顶板上还设置有手持部。同时,为方便沐浴完成后站起来,在顶板上设置防滑条。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浴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晓钰;,未经章晓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2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