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764.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武铮;武宏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朱彦臻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斑扁角水 虻虫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人工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
背景技术
亮斑扁角水虻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昆虫,其在分解转化有机垃圾,减少环境污染,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类昆虫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已经被人类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近年来,人们已开始着手于亮斑扁角水虻规模化人工养殖的研究,而成虫的饲养则是亮斑扁角水虻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关键,只有养好成虫才能获得大量的虫卵。根据亮斑扁角水虻的生活习性,其成虫期会飞,但不吃食不飞进人类活动区域,生活期只有10天,产卵量高达1000粒之多。
传统的集卵装置均利用亮斑扁角水虻成虫寻找缝隙进行产卵的习性,采用瓦楞纸、海绵、泡沫等多孔的材料进行虫卵的收集。这些方式一方面不利于虫卵的批量转运和孵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所收集到虫卵的计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集卵装置不便转运和孵化,以及不宜计数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方便运输和计数的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层叠的集卵架,能够集中批量进行虫卵的运输。同时采用集卵单元进行虫卵的收集,能够对每批次所收集到的虫卵进行精确计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集卵架,集卵架包括架体、筛板和集卵单元,相邻集卵架之间通过架体层叠设置;筛板水平设置在架体内,集卵单元均匀地、可抽离地、一一嵌在筛板上;集卵单元内部为集卵腔,集卵单元上端开有产卵孔,产卵孔与集卵腔连通。
进一步的,集卵腔内预置有幼虫食物,幼虫食物占集卵腔空间的25-50%。
进一步的,集卵单元为一端开有产卵孔的空心胶囊。
进一步的,单层集卵架的架体为分离式架体,在筛板边缘对称设置,分离式架体的内侧壁设有一条水平延伸的凹槽一,筛板边缘可抽离地嵌在凹槽一中。
并列的,单层集卵架的架体为一体式架体,一体式架体内侧壁水平设有一圈凸棱一,筛板置于一体式架体内的凸棱一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架体上边缘延周向设有水平凹槽二,下边缘延周向设有水平凸棱二,凹槽二与凸棱二匹配设置,上层集卵架架体下边缘的凸棱二可嵌入下层集卵架架体上边缘的凹槽二中。
另外,亮斑扁角水虻虫卵收集器还包括外部保温箱,保温箱底部内置有加湿装置和电源,保温箱底部内壁上设有出雾口和注水口。
进一步的,保温箱内壁铺设有电热丝。
本实用新型采用层叠设置的多层集卵架,能够实现大批量虫卵的批量转运。采用嵌有集卵单元的筛板进行虫卵的收集,能够对所收集的虫卵进行计数,有利于后期孵化的定量控制。同时在集卵单元内预置幼虫食物,一方面能够引诱成虫产卵,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后期孵化的初生幼虫具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配有外部保温箱,通过加湿装置和电热丝能够保证收集器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保证所收集虫卵的生物活性,延长虫卵的保存期限。
附图说明
图1为嵌有集卵单元的筛板示意图;
图2为分离式架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为分离式架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分离式架体内设置筛板时的截面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一体式架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7为一体式架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8为一体式架体内设置筛板时的截面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一体式架体的剖视图;
图11为一体式架体层叠放置的示意图;
图12为外部箱体的示意图。
其中,1:筛板;2:集卵单元;3:集卵腔;4:产卵孔;5:分离式架体;6:一体式架体;7:凹槽一;8:凸棱一;9:凹槽二;10:凸棱二;11:外部保温箱;12:出雾口;13:注水口;14:电热丝;15: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