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肠丁字形广口可冲洗三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7500.2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臣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 丁字形 广口可冲 洗三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直肠丁字形广口可冲洗三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直肠肛管引流,多为普通肛管,使用不方便,引流效果不好,容易引起吻合口污染,堵塞,同时不能有效地防治直肠吻合口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用于肛肠手术后直肠肛管引流、冲洗、预防肠漏和治疗肠漏的直肠丁字形广口可冲洗三腔引流管。
设有广口形前端、内三腔管、外套管、入水管、出水管、前固定片和后固定片。内三腔管设有入水腔、引流腔和吸水腔,广口形前端连接内三腔管前端的引流腔,内三腔管外部连接外套管、外套管上设有出水孔和吸水孔,广口形前端、内三腔管和外套管采用一体结构,入水管与内三腔管后端的入水腔连接,出水管与内三腔管后端的吸水腔连接,形成三腔结构。内三腔管后端与前固定片和后固定片连接,形成“丁”字形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创新特点:
将广口结构应用于直肠可冲洗三腔引流管上,引流效果更好,可避免吻合口污染,预防肠漏。
可对吻合口污染进行直接冲洗、引流,不仅可以预防肠漏,而且对肠漏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冲洗和引流一次性完成,避免重复放置冲洗器械和引流器械,减少病人的痛苦。
将凸起结构应用于直肠丁字形广口可冲洗三腔引流管上,置入后稳定性好,也更利于引流。
前后固定片与内三腔管形成“丁”字形结构,用医用胶布固定在肛门部位,取代现有缝线固定方式,更容易固定,病人易于携带,可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配件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到图5,本发明设有广口形前端1、内三腔管2、外套管3、入水管4、出水管5、前固定片6、后固定片7、入水管管塞8和出水管管塞9。内三腔管上设有入水腔10、引流腔11和吸水腔12,广口形前端1连接内三腔管前端的引流腔11,内三腔管2外部连接外套管3、外套管3设有出水孔13和吸水孔14,入水管4与内三腔管2后端的入水腔10连接,出水管5与内三腔管2后端的吸水腔12连接。内三腔管2后端与前固定片6和后固定片7连接。
放置时将广口形前端1收拢后置入直肠,放至相应位置后,剪断前端收拢线,将广口形前端1释放,然后将前固定片6和后固定片7用胶布固定在肛门位置,将入水管管塞封住入水管口,出水管管塞封住出水管口,建立引流通道,引流时状态如图2所示。
冲洗时,打开入水管管塞8和出水管管塞9,从入水管4注入冲洗液,冲洗液自入水管4进至入水腔10,通过出水孔13到达清洗部位,清洗后的肠内容物从吸水孔14进入吸水腔12,再从出水管5排出,完成冲洗,冲洗时状态如图5所示。
冲洗完成后,盖上入水管管塞8和出水管管塞9,继续实现引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臣,未经刘忠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7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后阴道清洗仪
- 下一篇:一种血管外科术后引流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