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音助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6961.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严;朱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音 助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音助睡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3D声音播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帮助在嘈杂地方和轻微失眠的人入睡的声音助睡器。
背景技术
针对在噪音大地方的人:在飞机场或者建筑工地附近的人,大多数睡眠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经常突然响起的声音让人们难以入睡,然而人们却容易在持续的大的声音中入睡,比如看电视和吹电风扇的时候虽然声音大,但是他们是能轻松入睡。
在安静地方轻微失眠的人:当有音量小,内容是让人舒缓的声音,比如微风,流水。容易让人入睡。
现在帮助睡眠的仪器有的是通过红外线帮助睡眠,这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而且一般帮助人们入睡的仪器都比较大,不易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音助睡器,不仅能有助睡眠,而且便于携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声音助睡器,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左音响、右音响、通过铰链依次连接的数个连接板和控制面板,数个连接板展开后,左音响、右音响分别垂直安装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板形成容置空间供枕头放置,控制面板与右音响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开关、显示模块、存储模块、播放时间设定模块、播放模式设定模块、音量选择模块、噪安模式选择模块
;存储模块存储助睡声音,当开关打开,微处理器分别接收播放时间设定模块、播放模式设定模块、音量选择模块和噪安模式选择模块的设定,控制左音响、右音响播放助睡声音,同时在显示模块上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均设有圆孔,所述左音响、右音响均向内突出,当连接板折叠时,圆孔被突出的左音响、右音响填满。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TC89C52型号的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屏。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设计,电源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便于携带,使用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声音助睡器的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声音助睡器的折叠过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声音助睡器的折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声音助睡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声音助睡器的展开图,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左音响1、右音响2、通过铰链4依次连接的数个连接板3和控制面板5,数个连接板3展开后,左音响1、右音响2分别垂直安装在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板3形成容置空间供枕头0放置,如图4所示,控制面板5与右音响2连接。所述连接板3均设有圆孔6,所述左音响1、右音响2均向内突出,当连接板3折叠时,圆孔6被突出的左音响1、右音响2填满,如图2所示。突出的左音响1、右音响2能产生3D播放效果。
如图3所示为一种声音助睡器的折叠图,所述声音助睡器折叠后呈六面体,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结合图5所示,所述控制面板5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开关7、显示模块8、存储模块、播放时间设定模块9、播放模式设定模块10、音量选择模块11、噪安模式选择模块12。微处理器和存储模块在控制面板5内部,图3未示出。
微处理器采用STC89C52型号的芯片。
存储模块存储助睡声音,主要包括在噪音环境播放的声音,还有安静环境播放的声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存储不同的助睡声音,例如流水声、风扇声,还可以是音乐。
播放时间设定模块9可以帮助定时,在睡着后,时间一到立即切断电源,可以节省用电。
播放模式设定模块10包括单曲循环、顺序循环和随机播放。
噪安模式选择模块12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噪音环境和安静环境。
所述显示模块8采用液晶显示屏。
使用前,展开连接板3,将枕头0放置在连接板3上,打开开关,分别对播放时间设定模块9、播放模式设定模块10、音量选择模块11和噪安模式选择模块12设定,微处理器分别接收播放时间设定模块9、播放模式设定模块10、音量选择模块11和噪安模式选择模块12的设定,控制左音响1、右音响2播放助睡声音,同时在液晶显示屏8上显示出来。使用后,关闭开关,将连接板折叠,方便存放或者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6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电磁波转换成远红外线的垫体
- 下一篇:一种便携自热式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