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套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4586.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工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更换发动机的缸套和/或活塞环的缸套限位器。
背景技术
缸套用于设置在发动机缸体的缸筒内,并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由于缸套工作表面与高温、高压的燃气相接触并且活塞的活塞环在缸套工作表面作高速往复运动,缸套长期在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可能会导致缸套的工作表面磨损或变形,进而导致影响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因此需要更换缸套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更换缸套或活塞环时需要从曲轴上拆卸活塞连杆之后将活塞连杆和活塞整体拔出才能更换缸套或活塞环,这种方法不仅更换效率低,而且活塞连杆紧固螺栓不易拆卸,并且可能会在拆卸活塞连杆紧固螺栓过程中损坏活塞连杆紧固螺栓,从而导致需要整体更换活塞连杆。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缸套或活塞环的更换效率的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中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缸套或活塞环的更换效率的缸套限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套限位器,所述缸套限位器用于更换发动机的缸套和/或活塞环,该缸套限位器包括能够可拆卸地套设在活塞的外周面并且能够限制所述活塞的活塞环的开口以能够使所述开口闭合的中空的主体,该主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并且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形成为能够插入所述缸体的缸孔。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并能够包围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至少两个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两个,该两个支撑板彼此铰接并关于穿过铰接轴线对称设置。
还可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的铰接位置之间具有间隙。
另外,优选地,所述缸套限位器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个支撑板闭合至能够包围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关闭位置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一端径向突出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主体与所述凸缘之间形成有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厚度设置为2-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将缸套限位器套设在活塞上以能够限制原有活塞环或待更换活塞环的开口使得整个活塞环的开口闭合,在此状态下,通过将原有缸套或待更换缸套从活塞的上方套装到活塞的外周面上,使原有缸套或待更换缸套推动缸套限位器直至原有缸套或待更换缸套完全套装在活塞的外周面,并且插入到所述发动机缸体的缸孔内,从而方便地完成更换缸套和/或活塞环的操作,提高了缸套或活塞环的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缸套限位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缸套限位器的限位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 2 支撑板
3 凸缘 4 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更换发动机的缸套和/或活塞环的缸套限位器,该缸套限位器包括能够可拆卸地套设在活塞的外周面并且能够限制活塞的活塞环的开口以能够使所述开口闭合的中空的主体1,该主体1的内周面与活塞的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并且主体1的外周面形成为能够插入缸体的缸孔。其中,主体1可以形成为一体或者可以连接为一体而能够套设在活塞的外周面并且能够限制活塞的活塞环的开口,例如,具体地,主体1可以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并能够包围活塞的外周面的多个支撑板,或者主体1可以包括能够装配为一体而包围活塞的外周面的多个支撑板,从而在更换缸套和/或活塞环时能够通过缸套限位器限制活塞的活塞环的开口以使得活塞环的开口处于闭合的工作状态,使得缸套在此状态下由缸套限位器的导向而容易安装到活塞和缸孔之间,提高了缸套或活塞环的更换效率。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主体1形成为能够可拆卸地套设在活塞的外周面并且能够限制所述活塞的活塞环的开口以能够使所述开口闭合,并且主体1的外周面形成为能够插入缸的缸孔即可。
在此,缸套限位器的内周面的圆度应保持一致,使得缸套限位器套设在活塞的外周面时能够与活塞和活塞环全面接触,并且缸套限位器的内周面应保持平滑,使得缸套限位器与活塞环接触时能够顺利下滑而防止出现卡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4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