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455.3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邢希达;姜志新;门辉;孙长友;张燕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连接技术领域,涉及电池安装结构,特别涉及防止振动和冲击断电的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小型电器产品和光电仪器中,由于产品的功耗小,基本采用电池作为供电单元,可进一步减小体积,减小重量。现有的电池安装方式基本采用电池一个电极固定,另一个电极带有弹性的结构,能够承受轻微的振动和冲击,保证产品的连续供电。但在具有大的冲击力和高频振动时,比如在军用的光电产品中,如果再采用以前的电池安装方式,将会出现使用过程供电不连续或无法供电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在振动和冲击力的情况下的一种防止断电的电池安装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电池固定的双边塔簧设计,使电池固定在电池盒内,即使在冲击力作用下,电池的正负极均与电压输出结构连接,保证产品的供电稳定可靠。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安装结构,由电池盒1、正极导电组2、负极导电组3组成,其特征在于:正极导电组2与负极导电组3均为塔簧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安装结构,由电池盒1、正极导电组2、负极导电组3组成,其特征在于:正极导电组2沿安装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固定于电池盒1的底部;负极导电组3沿安装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将电池固定于电池盒内部。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安装结构,由电池盒1、正极导电组2、负极导电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组2由正极座4、正极塔簧5、正极导电钉6组成。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安装结构,由电池盒1、正极导电组2、负极导电组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组3由电池盒盖7、负极塔簧8、负极导电柱9、负极导电片(含导线)10组成,通过在负极导电柱9的密封圈槽增加密封圈11实现电池盒内密封。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安装结构,为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冲击断电,适用于非对称目镜中继光学系统,有利于电池的正负极均与电压输出结构连接,保证产品的供电稳定可靠。适用于振动和大冲击力的情况下的供电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防止冲击断电的电池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盒 2-正极导电组 3-负极导电组 4-正极座5-正极塔簧 6-正极导电钉 7-电池盒盖 8-负极塔簧 9-负极导电柱 10-负极导电片(含导线) 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发明内容的限制。任何一种可以基于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均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以防止冲击断电的电池安装结构为例:
电池盒1外径Φ18.6mm、内径Φ15mm、总长51.5mm。电池盒底部带有Φ2.5mm的穿线孔。
正极导电组2由正极座4、正极塔簧5、正极导电钉6组成,正极导电座4直径Φ14.6mm,中间带有穿正极塔簧5的圆孔Φ1mm。正极塔簧5簧丝直径Φ0.7mm、大中径Φ10mm、小中经Φ4mm,自由高度10mm。正极导电钉6由Φ1mm×4mm与Φ7mm×1.5mm的圆台组成,正极导电钉6与电池正极的接触面有一凹陷的圆弧,半径为R8mm。安装时,正极导电钉6的小端与塔簧的小端焊接,正极塔簧4的大端伸出的簧丝与正极座4焊接,正极座4采用胶封于电池盒1的底端。
负极导电组3由电池盒盖7、负极塔簧8、负极导电柱9、负极导电片(含导线)10组成,通过增加密封圈11实现电池盒内密封。负极塔簧8簧丝直径Φ0.7mm、大中径Φ18.5mm、小中经Φ8.5mm、自由高度8mm。电池盒盖7外径Φ22mm、内部有螺纹M18、总高度8.8mm、深7.8mm,孔底端平面有一Φ7mm×1mm圆台,用于安装电池时,与电池负极接触,压紧电池。负极导电柱9有与电池盒盖7相配合的螺纹M18、中间通孔Φ15mm。安装时,负极导电片(含导线)10与负极导电柱9焊接,负极导电片(含导线)10底端从电池盒1底端穿线孔穿出。负极塔簧8放入电池盒盖7孔底。密封圈11放入负极导电柱9的密封圈槽,电池盒盖7与负极导电柱9通过螺纹连接,负极导电柱9通过胶封装入电池盒1。
在装入电池时电池盒盖7通过螺纹M18拧入负极导电柱9,负极导电组3内的负极塔簧8由于弹性小先压缩,电池盒盖7孔底端Φ7mm×1mm圆台接触电池后,带动电池压缩正极塔簧5,直至无法拧入。在振动或冲击力使用时,即使电池盒盖7孔底端Φ7mm×1mm圆台与电池负极脱开,由于负极塔簧8的存在仍然可将电池与供电负极导通,保证供电的可靠。
该防止冲击断电的电池安装结构至少可满足频率范围为5Hz~55Hz~5Hz,最大加速度5g(m/s2)的振动试验和试验加速度20g(m/s2),持续时间11ms,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脉冲的冲击试验的电源连续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和电池操作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