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苗木节水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2866.0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友文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415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节水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苗木节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旱灾地区,采用的灌溉方法,如移动式喷灌机,必需工作在距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即使采用了可以距水源远距离使用的自走式卷盘喷灌机,距水源的最大距离也不超过500米,但遭受严重干旱的大多数田块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另外,移动式喷灌机以喷洒方式进行灌溉,受风和蒸发的影响比较大,灌水利用率在现有的灌溉方法中不是最高的,在严重干旱情况下,宝贵的水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方便、低廉,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苗木节水灌溉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使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苗木节水灌溉装置,包括圆筒、滴漏片和网片,其中滴漏片固定密封设置于圆筒内底端的端部位置,在滴漏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孔,圆筒底端设置于植物根系上方、顶端设置于地面上方。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适于实用,下面做进一步改进:
所述圆筒倾斜设置于植物根系上方。
所述圆筒顶部设置为斜面,该斜面与地面平行。使得圆筒能够以最大面积承接雨水。
所述圆筒与地面的夹角为15-45度。
所述圆筒及滴漏片为竹筒与竹节制成。竹筒与竹节天然密封固定,只需在竹节上加工圆孔即可,使得本装置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所述圆筒底端设置于植物根系上方1-5厘米处。
所述滴漏片为圆弧形,其弧形顶点靠近植物根系。
所述圆孔设置为3-5个,并均匀分布于滴漏片上。
所述圆孔直径为0.1-0.5厘米。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植物使用不同大小圆孔的本装置,使得在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灌溉利用率,并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
所述网片为遮阳网片,使得植物根系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从而减少水分蒸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栽种植物时只需将本装置斜置于植物根系上方,然后正常掩土,在浇灌时使用漏斗将水倒入圆筒,水在进入圆筒后有预先计算好的圆孔直接滴入植物根部。这一过程将尽最大可能减少水分在土壤中蒸发,并在圆筒底部包裹有遮阳网片,不且阻止土壤进入圆筒内,影响圆筒的正常功能,更是能够使得植物根系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从而减少水分蒸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筒、滴漏片及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植物根系,2-圆筒,3-网片,4-滴漏片,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苗木节水灌溉装置,包括圆筒2、滴漏片4和网片3,其中滴漏片4固定密封设置于圆筒2内底端的端部位置,在滴漏片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孔5,圆筒2底端设置于植物根系1上方、顶端设置于地面上方。
所述圆筒2倾斜设置于植物根系1上方。所述圆筒2顶部设置为斜面,该斜面与地面平行。所述圆筒2与地面的夹角为15-45度。使得圆筒2能够以最大面积承接雨水。所述圆筒2及滴漏片4为竹筒与竹节制成。竹筒与竹节天然密封固定,只需在竹节上加工圆孔5即可,使得本装置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所述圆筒2底端设置于植物根系1上方1-5厘米处。所述滴漏片4为圆弧形,其弧形顶点靠近植物根系1。所述圆孔5设置为3-5个,并均匀分布于滴漏片4上。所述圆孔5直径为0.1-0.5厘米。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植物使用不同大小圆孔5的本装置,使得在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灌溉利用率,并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所述网片3为遮阳网片3,使得植物根系1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从而减少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栽种植物时只需将本装置斜置于植物根系1上方,然后正常掩土,在浇灌时使用漏斗将水倒入圆筒2,水在进入圆筒2后有预先计算好的圆孔5直接滴入植物根部。这一过程将尽最大可能减少水分在土壤中蒸发,并在圆筒2底部包裹有遮阳网片,不且阻止土壤进入圆筒2内,影响圆筒2的正常功能,更是能够使得植物根系1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从而减少水分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友文,未经陈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植物氮肥施用量的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人看管植物浇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