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2766.8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物料在带式传输转运过程中的除尘装置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用于输送固体物料的方法大都采用多段位皮带运输,并在各段位皮带的衔接处设有一转运站,该转运站包括有一设在上段皮带与下段皮带之间的物流导槽,该物流导槽上部设有一进料口,由上端皮带将物料送入导料槽中,物料在下落时会产生大量冲击粉尘,污染环境,目前国内处理这类粉尘的方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除尘方式即布袋除尘、多管除尘、静电除尘、水激式除尘器等,上述传统除尘方式在工业运行中,都存在耗能高、除尘效果差,维护费用高,产生二次排放污染的弊端。另一种是新型的无动力除尘器,其主要运用物理学虹吸原理、能量守恒原理等,让粉尘在密封通道中有效的循环使粉尘能量衰竭落回下段皮带完成除尘。
经检索中国专利:ZL200820013183.0 公开的无动力除尘器,是一种是建立二次缓压室的除尘器;另一种ZL200820218038 是一种建立回旋减压室的除尘器。这二种除尘器虽然有:不用电、不用另外占用土地,只是利用运输皮带上端空间、可以节省大量物料、无二次污染,包括高贝躁声污染、彻底实现除尘设备的免维护运行等优点,但这两种无动力除尘设备无论加回旋减压室还是二次缓压室措施,都是与集尘增压室是一体设备,除尘方式是一路除尘,除尘只是在集尘增压室中进行,各种的辅助措施的实施都是为集尘增压室服务的。这种增压式的除尘方式使集尘增压室的粉尘浓度极高,完全可以达到爆燃程度。如果此种设备除煤尘,尤其是发电厂,煤在露天的煤场堆放本来就有自燃现象,煤在皮带传输中遇到高浓度的煤尘时就会爆燃,另外仅单一的回旋结构无法达到国家除尘技术标准要求,所以此种设备并不完善。
下面将这二种除尘器的简单原理及不完善处加已简析,一种是建立二次缓压室结构的无动力除尘器。因为物料在密封状态下由一段皮带转入另一段皮带的过程中,由于落差原因产生巨大冲击力,而且还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产生强大的负压,而物料冲击到另一条皮带是正压,因为正是冲击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粉尘,使粉尘在物料倒料槽和集尘增压室( 内安装挡尘帘) 不停的循环,完成主体除尘。但强大的冲击力和高浓度的粉尘致使相当一部分粉尘冲出挡尘帘,这部分粉尘能量仍然很大。若增加挡尘帘厚度以加强挡尘效果,则会阻挡物料运行,造成堵塞,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所以需要建立二次缓压室再与集尘增压相通结构使冲出挡尘帘的那部分粉尘再次回到二次缓压室中进行循环。另外一种是建立回旋减压室结构的无动力除尘器,这种是在回旋减压室内设置多个不大于直角带有折向角的导风板,其目的是为了在减压室内沿导向板周围形成多个回旋通道使粉尘动能进一步衰竭。但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如此,首先折向板底部不能过低,须设置在能够满足皮带满载运送物料量的高度,否则将造成堵料现象,影响运行。由于皮带上部扣槽已经占据一部分运输物料的空间,当物料量稍小或正常输料时,折向板底部与物料顶部就存在很大空间。这时,当物料沿物料导料槽下落到下段皮带机尾时粉尘的爆破性冲击能量很大,速度也很快,沿着皮带运行方向直冲到回旋减压室的挡尘帘,一部分粉尘沿挡尘帘上行,另一部分粉尘反向折回,沿折向板回流通道上行,这样沿挡尘帘上行的粉尘与折向板回流通道上行的粉尘在减压室顶部相撞而后续的粉又尘不断涌入降压室,瞬间减压室完全被高浓度粉尘冲满,而且粉尘浓度越来越大。粉尘就这样完全被分成两股,一股是沿挡尘帘上行,另一股则是沿折向板回流通道上行。这样原本想利用折向板回流通道让粉尘下行,使其与受挡尘帘作用而上行的粉尘形成有序循环,从而实现有效降能的构想已成为不可能。就是说回旋减压室根本起不到有效循环降能作用。另外,由于回旋减压室紧挨着集尘增压室,集尘增压室强大的负压又把高密度回旋减压室里的粉尘吸回大部分。另一部分粉尘还要冲出挡尘帘,可见该设置不能做到完全除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除尘效果好、对工作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的无动力除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未经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