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2403.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旭 |
主分类号: | F16N15/02 | 分类号: | F16N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51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内置 润滑 碳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润滑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机车车辆轮对轮缘的润滑减磨(减少磨耗简称减磨,下同)方式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湿式润滑。在机车车辆走行部加装专用装置,向轮对轮缘与钢轨的摩擦接触面喷射或涂抹润滑剂,以减少轮缘磨耗,达到润滑减磨的作用。优点是减磨效果好,缺点是控制装置造价高,维护成本高,受环境影响大,尤其在暴露的环境下,容易脏污,影响减磨效果,如果润滑剂溅到轮对踏面上,还会造成轮对空转。
第二种是干式润滑。在列车运行中,碳棒与轮对轮缘部分摩擦,摩擦产生的石墨碳粉附着在轮对轮缘的接触面上,达到减轻轮缘接触面磨耗的目的。优点是控制装置简单,造价低廉,维护方便。缺点是碳粉在轮缘摩擦表面附着能力低,减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通过在碳棒体内纵向中心线上开设有油线或油腔,碳棒与轮对轮缘部分摩擦,将润滑剂均匀少量涂抹在轮缘上的同时将摩擦产生的石墨碳粉粘附在轮缘表面上,起到润滑减磨作用。
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碳棒体内纵向中心线上开设有油线或油腔。
所述的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其所述油线为在碳棒体内沿纵向中心线开设有与纵向中心线垂直的圆管形油线。
所述的机车用内置润滑减磨碳棒,其所述油腔为在碳棒体内在纵向中心线上开设有长方体油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减磨润滑碳棒内部植入润滑剂的方式,在列车运行中,碳棒与轮对轮缘部分摩擦,在将润滑剂均匀少量涂抹在轮缘上的同时,将摩擦产生的石墨碳粉粘附在轮缘表面,润滑剂本身具有润滑功能同时增加了碳粉的附着量,能够显著提高润滑减磨效果。同时由于轮缘摩擦面润滑条件改善,能够减少碳棒的磨耗量。
2、本实用新型使用现有干式碳棒减磨装置,仅将干式润滑碳棒更换为内脂型减磨润滑碳棒即可,兼容性好,不增加额外资金投入和设备改造。
3、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磨润滑性能,相对比现在使用的干式减磨润滑碳棒,能够有效减少机车车辆轮对轮缘的磨耗,能够显著提高轮对使用寿命,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置油线的润滑减磨碳棒截面示意图;
图2为内置油腔的润滑减磨碳棒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标号:1为碳棒体;2为油线;3为油腔。
如图1和2所示,制造植入润滑剂的润滑减磨碳棒大致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在碳棒内植入油线,将浸入润滑剂的线体植入碳棒体内。
第二种方式:内置油腔(或油道),将润滑剂打入油腔(或油道)内。
第三种方式:将常温下呈固态、高熔点的具有润滑作用的润滑剂(如:石蜡等)与碳粉混合后,直接压制成型。
油线和油腔在碳棒体内开槽的方式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将碳棒延纵向剖开或使用半截面碳棒,延纵向加工出油腔、油线槽,然后将两半面碳棒粘接在一起。
第二种:通过预先植入硬质塑料管的方式。在压制过程中在设计油腔、油道位置预先植入硬质塑料管。
油线和油腔在碳棒体内位置,可根据摩擦面大小、转速、工作环境,设计碳棒截面大小和形状、内置润滑剂种类和使用量以及油腔油道、截面、大小、数量等。至于油线和油腔位置,没有特别要求,只要在碳棒截面上能够实现润滑剂与碳棒同时摩擦,使润滑剂和碳粉粘附在摩擦面表面即可,在碳棒内部甚至附在碳棒外部都可以。
在工作中,在机车车辆走行部加装碳棒,碳棒与摩擦面摩擦,在将润滑剂均匀少量涂抹在摩擦面上的同时,将摩擦产生的石墨碳粉粘附在摩擦面表面,润滑剂本身具有润滑功能同时增加了碳粉的附着量,以提高润滑减磨效果。
碳棒通常由石墨碳粉压制而成,本专利的碳棒特点,就是在碳棒体内植入了润滑剂,其截面、长度、形状可根据现场需要设计。油线的结构特点,就是通过线体浸入润滑剂制作而成,油线起到润滑剂载体的作用,其材质可选用棉质、动物毛或化纤材质,至于数量、粗细根据需要安排即可,油线方式适合液态或常温下呈现固态加热后呈液态的润滑剂(如:石蜡)。油腔则是在碳棒体内的暗槽,用于将润滑剂植入碳棒体内,其结构采用哪种形状、数量,只要满足润滑剂的用量均可,油腔油道方式适合常温下呈乳状或固态的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旭,未经樊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工矿灯
- 下一篇: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