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痰的改良气管切开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2087.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丹;刘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吸痰 改良 气管 切开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吸除气管切开病人气管内痰液的气管切开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失水增加,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粘稠、干涸而不易排出,易形成痰痂,阻塞气道,造成通气不畅或窒息。传统方法通常为医护工作者在有需要时使用吸痰管,插入气管和口鼻部进行操作。这种侵入性操作容易给病人带来不快,而且吸痰管插入不当会带来不良影响。
气管黏膜壁脆弱,为减少插管病人气管部分的损伤,套管外形和气囊压力的控制是套管应多加注意的部分。插入的气管切开套管外形应尽量简洁,外壁应尽量光滑,防止对气管内壁产生不必要的刺激。目前现有的可吸痰气管切开套管或不能兼顾气囊上下部分分泌物的吸引,或构造太过复杂以致不能保证与气管接触面的光滑。同时,气囊由于需要与气管内壁相贴合,气压过大会压迫气管内壁,造成损伤;气压过小则不能密封气道。而传统方法中气囊充气的控制往往需要凭借手感。在没有护士在场的情况下,病人打哈欠和变换体位时气囊的充气程度也不能及时改变适应气管的形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气管切开套管,在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能吸除气囊上部和气道内部的痰液,通过气囊控制器可以查看即时气囊内压力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吸痰的改良气管切开套管,包括颈部软板、套管主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气管切开套管还包括吸引管、吸引管接口和气囊控制装置;所述的吸引管包括气囊上部吸引管、气道内部吸引管;所述的气囊控制装置包括气囊进气管、气囊充气装置、气囊指示器;所述的吸引管通过吸引管接口连接吸引设备;所述的吸引管接口位于颈部软板上方,且设置单向阀。
所述的气囊上部吸引管的开口端为气囊上部吸引管吸痰口,放置于气囊上部,用来吸取位于气囊上部的痰液。
所述的气道内部吸引管的开口端为气道内部吸引管吸痰口,放置于套管端口处,用来吸取气道内部的痰液。
所述气囊指示器,包括弹簧、带标志的指示块、指示器外壳、气囊单向阀,用于指示气囊压力高低。
所述的指示器外壳设置挂钩,用于挂在衣服上或者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气管切开套管中增加两根吸引管和气囊指示器,对病人气管内的痰液进行较彻底的清除,同时便于随时观测和控制气囊充气情况。降低吸痰管插入的不适和风险,减轻对于套管对气管壁的损坏,简化气管切开病人日常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1颈部软板,2套管主体,3气囊,4气囊上部吸引管,5气道内部吸引管,6吸引管接口,7气囊进气管,8气囊充气装置,9气囊指示器、10单向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引管工作示意图
其中:11病人气管,12气囊上部痰液,13气囊上部吸引管吸痰口,14气道内部吸引管吸痰口,15气道内部痰液。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指示器示意图
其中:16带标志的指示块,17低压标志,18指示块上标志,19高压标志,20挂钩,21气囊单向阀,22指示器外壳,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可吸痰的改良气管切开套管,包括颈部软板1、套管主体2、气囊3、气囊上部吸引管4、气道内部吸引管5、吸引管接口6、气囊进气管7、气囊充气装置8、气囊指示器9、单向阀10。
使用气囊充气装置8经气囊进气管7可以给气囊3充气,使气囊3与气管内壁相贴,保证气道密封。气囊3的充气量可根据气囊指示器9中指示的气囊压力大小进行调控。由于气压作用在带标志的指示块16上,产生力挤压弹簧23。气压变化会使指示块上的标志18在指示器外壳22内部滑动。指示块上的标志18若在高压标志19下方则压力过高,若在低压标志17上方则过低。在气囊指示器9末端设有单向阀21防止漏气。挂钩20则可挂于病人衣服或其他合适的地方,方便随时目测压力情况,及时调整。而颈部软板1穿绳可固定套管在病人颈部固定插入的位置。
套管主体2插入病人气管11中后,气囊上部吸引管4从紧挨气囊上部吸引管吸痰口13吸出气囊上部痰液12;气道内部吸引管5从气道内部吸引管吸痰口14吸出套管端口附近的气道内部痰液15。同时,由于气囊上部吸引管吸痰口13紧挨气囊3,插入气管后不会与气管壁相接触,所以保证了接触面的光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方法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2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道给药器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科专用喷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