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道输送装置、合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877.7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麦子童;周芳;何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0 | 分类号: | B65G4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道输送装置、合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箱装置,其在输箱过程中,由于箱子的连续运动导致前后箱子的箱距过小或前箱挨着后箱,在双道输箱的过程中还会导致两道箱子的前端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会引起箱子后续进入单机设备或者箱子合道出现异常,引起检测失败,箱子合道堵塞,这是结构引起的,不管如何调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参照图1a、图1b,图1a中,箱子在开始合道之前,虽然前后箱子的箱距足够大,但两道箱子前端没有对齐,导致箱子合道时两道箱子发生堵塞,而图1b中,虽然两道箱子前端对齐,但前后箱子的箱距没有足够大,箱子沿着护栏行走,两道箱子挤压在一起,不能进行正常合道,轻则箱子变形,影响产品外观,重则箱子出现堵塞,影响整线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道输送装置,不仅能使不同道上的物品前端对齐,而且能拉开前后物品的间距,为避免合道时物品堵塞提供准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合道输送装置,能有效避免合道时物品堵塞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道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线、出料线以及设置在进料线与出料线之间的过渡线、设置在进料线出口处的检测开关,所述进料线的输送速度小于所述出料线的输送速度,所述过渡线包括升降气缸、支撑架、阻挡件,所述支撑架与升降气缸连接,所述阻挡件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检测开关与升降气缸电性连接。
所述阻挡件为至少一个滚筒,所述滚筒垂直进料线的输送方向设置。
所述阻挡件为竖向设置的挡板。
所述进料线包括驱动电机、进料链轮、进料转轴以及由进料转轴带动转动的进料输送带,所述出料线包括出料链轮、出料转轴以及由出料转轴带动转动的出料输送带,所述驱动电机与进料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链轮安装在进料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出料链轮安装在与进料链轮同一侧的出料转轴的一端,所述进料链轮与出料链轮通过链条转动连接,且进料链轮的齿数多于出料链轮的齿数。
一种合道输送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道输送装置、合道机构,所述合道机构包括第一差速带、第二差速带、合道带,所述第一差速带、第二差速带的一端分别与出料线对接,另一端分别与合道带对接,所述第一差速带、第二差速带及合道带的外侧均设有合道护栏,第一差速带的输送速度为V1,第二差速带的输送速度为V2,合道带的输送速度为V3,输送的物品沿输送方向的长度为L,第一差速带、第二差速带的长度均为M,出料线上输送的物品准备进入第一差速带、第二差速带时,其与后方输送的物品的间隔距离为S,间隔距离为前后两输送物品上相同点之间的距离,其中,V1>V2,V3≥V1,S-L>(V1-V2)M/V2>L。
所述的合道输送装置,其中,V3=V1,(V1-V2)M/V2=2L=S/2。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多道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过渡线,当进料线上不同道上的物品前端不平齐时,升降气缸伸出带动阻挡件升起,将在前的物品挡住等待在后的物品,当进料线上出口处不同道上的物品前端对齐后,升降气缸缩回带动阻挡件下降,输出件与进料线及出料线平齐,对齐后的物品顺利移动到出料线上,通过将出料线的输送速度设置成大于进料线的输送速度,能迅速拉开同一道前后物品的间距,拉开间距为后续物品称重检测、封口等提供保障,同时为避免后续合道时物品堵塞现象提供准备,适合箱包和膜包输送。
上述合道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合道机构及上述多道输送装置,经出料线输出的前端平齐的两道物品分别移动到第一差速带与第二差速带上,从而将第一差速带与第二差速带上前端平齐的两道物品的前后间距拉开,第一差速带与第二差速带上的物品再依次间隔地进入合道带,从而避免合道时物品堵塞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采用传统的输箱装置输箱时,两道箱子合道之前箱距足够大但前端没有对齐导致合道时堵塞的示意图;
图1b为采用传统的输箱装置输箱时,两道箱子合道之前前端对齐但箱距太小导致合道时堵塞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道输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