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的简易隐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1576.4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7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乐;钱照君;曾仕梅;姜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克氏原螯虾 室内 养殖 简易 隐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的简易隐蔽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具较强好斗性,经常出现附肢脱落残疾的现象,相互残杀对其成活率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室内水泥池养殖条件下,由于水泥池面积有限,亲虾相互残杀严重,成活率较低,因此遮蔽物的存在与否一直是影响亲虾室内水泥池养殖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中常见的遮蔽物有树枝、石子、碎瓦片等,这些遮蔽物的存在能有效避免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但是这些遮蔽物的设置的比较零散,并且给水泥池的清洗,及清理死虾和病虾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繁育时期的成虾只是短时间暂养在水泥池里,所以更需要一种既能保证高存活率,又操作简单、便于水泥池清洗的遮蔽物装置。
关于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的便于水泥池清洗的遮蔽物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的简易隐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的简易隐蔽装置,包括隐蔽物和竹竿,所述的隐蔽物包括管子、纱网和铁丝,所述的管子为半圆形,管子的侧面设有侧孔,所述的管子的四周被纱网整个包裹住,所述的纱网由铁丝固定在管子的外侧,位于管子中间的铁丝上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的竹竿的前端设有第二挂钩。
所述的管子由3根剖开的PVC管连在一起组成,所述的第一挂钩位于中间的管子上。
所述的纱网为10-30目的纱网,所述的管子长为20-40cm,直径为10-15cm,所述的侧孔的直径为3-5c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有纱网的底部能将废弃物固定在纱网形成的网格里,防止虾运动时扩散,同时在隐蔽装置挪移时方便清理。
2.在隐蔽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挂钩,便于移动隐蔽装置,在清理废弃物时还可以定期检查藏在隐蔽物中虾的身体情况,也可以观察亲虾抱卵情况,同时对病虾和死虾及时清除,防止疾病蔓延,水质变坏。
3.覆盖在管子上的纱网,不仅便于克氏原螯虾攀爬,也增加了虾的活动范围,减少了虾之间的打斗,管子的侧面设有侧孔,也给虾进出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竹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管子 2.侧孔
3.纱网 4.铁丝
5.第一挂钩 6.竹竿
7.第二挂钩。
实施例
请参看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竹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隐蔽物包括管子1、纱网3和铁丝4,所述的管子1为半圆形,管子1的侧面设有侧孔2,所述的管子1的四周被纱网3整个包裹住,所述的纱网3由铁丝4固定在管子1的外侧,位于管子1中间的铁丝4上设有第一挂钩5,所述的竹竿6的前端设有第二挂钩7。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管子1由3根剖开的PVC管连在一起组成,所述的第一挂钩5位于中间的管子1上,所述的纱网3为20目的纱网,所述的管子1长为20-40cm,直径为10-15cm,所述的侧孔2的直径为3-5cm。
使用时将纱网3整个包裹在剖开的PVC管子1上,并用铁丝4进行固定,以防脱落,同时确保管子1下部的纱网3水平,将管子1侧孔2处的纱网3剪掉,以便于克氏原螯虾出入,在中间的管子1的铁丝4上连接有第一挂钩5,便于用竹竿6移动。本实用新型装置带有纱网3的底部能将废弃物固定在纱网3形成的网格里,防止虾运动时扩散,同时在隐蔽装置挪移时方便清理;在隐蔽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挂钩5,便于移动隐蔽装置,在清理废弃物时还可以定期检查藏在隐蔽装置中虾的身体情况,也可以观察亲虾抱卵情况,同时对病虾和死虾及时清除,防止疾病蔓延,水质变坏;覆盖在管子1上的纱网3,不仅便于克氏原螯虾攀爬,也增加了虾的活动范围,减少了虾之间的打斗,管子1上设有侧孔2,也给虾进出提供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